玉几画五行属什么?
玉几,拼音yù ji,指用玉装饰的几案。 玉几,亦作“ 玉幾 ”。 用玉装饰的几案。《礼记·檀弓下》:“ 晋献公 将以其二子孤遗 穆庄 姬为夫人。士曰:不可。晋侯 曰:何故?士曰:二子贪将,百姓不幸。君其察之。 晋侯 以二子的妾赐人,可坐视其亡国而不救。” 明 李贽 《焚书·答刘宗伯》:“今之孝者,有葬送棺椁之隆,而不知生则敬养;有筑坟树碑之劳,而不知去思远害。如 晋献公 二子,以广陵之城,封父之墓,而不知其父之败北也。” 唐杜甫《遣兴五首》之一:“深宫绿殿晚阴凉,锦雉飞来团扇上。胡旋女,心应弦,手中摇着绛蜡球。”
清孙枝蔚《长安杂兴》诗之四:“金盘玉露点樱桃,偏觉红稀绿暗娇。正是小园香径里,蜂狂蝶乱雨萧萧。”
从字形上看,玉的甲骨文、金文,像块状玉石之形,字形下部像木上置玉之形,会以木作座托玉之义,本义是温润而有五德的美石,引申为敬辞,表示美好或者珍贵。在传统文化中,“玉”还与金、木、水、火合称“五行”。“金生丽水,玉种蓝田”,这是古代人对金玉产地的概括之词。
金木水火土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对本原问题的探索中形成的一种关于世界本原的推测。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它被广泛的应用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各个学术领域,成为古代中国人的精神支柱。而“五行”的说法,最早见于《尚书虞书》的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周书洪范》)。而关于五者的生成关系和相克关系也见于同期的《尚书》中。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 从革作辛,稼穑作甘”。(《洪范》)其后《国语郑语》对此也加以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