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之五行属什么?

殷恬甜殷恬甜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按古代的五音学说,诗属于商声;汉代以后,用律吕定五声十二律调,诗属微羽二部,唐宋之后,又变为清商。 现代学者对上古音系的研究表明,商声就是西周早期到春秋战国的中古汉语的去声,是一种短促的去声塞音,相当于现在吴语中的去声、粤语中的入声、普通话中的阳去和去声。(详见王力《同源字典》)

而清商是上古时中原地区汉族人的方音,包括中原雅言和通语,也就是中古汉语的入声塞音。东汉班固作《汉书·地理志》就有“凡声,宫者浊而缓,商者清而促”的说法。唐代颜师古注《汉书·文帝纪》引梁元帝话本也说:“始皇帝生於楚,楚多声,今秦声也。汉兴,用萧何法,治长安,取胡汉之音为宫。”可见在秦汉之时,中原地区的方言都是入声声调。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地区相继脱离汉朝中央政府管辖,形成了独立的政治和文化秩序。南朝的文人多用吴音写作,以显风雅,北方文人也学南人,追求新颖,这样便影响了语言的发音。本来入声就短,再加上南方一带的喉塞音,更是极短。这种发音方式逐渐北传,到了唐末五代以后,中原地区说话已经不再喉塞音了,变成了一声而尽的文字语音。

另一方面,随着汉人南下和汉族文化在南亚地区的发展,古印度的婆罗米字母文字传入东南亚和中国西南地区,与当地土著文化融合,形成侗台语族诸语,而汉族在传播过程中把汉语拼音带入了这些民族的语言之中,所以今天这些语族大多保留着汉语入声的遗存。

孙正义孙正义优质答主

五行,又名五材、五德,是阴阳家的一种系统观,中国的一种宇宙观,多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等方面。五行的意义不在于其字面,而是用以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术数上,常把五行看成五气,强调整体性和普遍性,以及相生和相胜(相克)的关系。

五行的观念渊源甚久,先秦古籍屡见相关记载。《尚书•洪范》篇是关于五行记载最早的经典,是古代对于自然现象反复观察和总结的结果。其实际含义为五气(或五材)。五气者,金、木、水、火、土是也。其本义为古人关于宇宙生成和变化的五种基元。《左传•昭公四年(公元前538年)》:“水、火、木、金、土,迭相其功”;《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诗是言志的,志(忄+至),以心至事,则五行皆包。诗以言志为纲,不包五行(水、火、木、金、土)其志不达。志中之“至”从口,为言,为诗,为金。诗如水火,如木金,如土,不拘一物。诗如水,随物赋形,有容乃大,善利万物而不争。诗如火,有破有立,以旧立新,以腐朽化神奇。诗如木,根深叶茂,枝繁花盛。诗如金,坚贞不移,百折难回,千锤百炼,成金又成钢。诗如土,任劳任怨,有山河,有万民。

诗主“曲直”,主“应地无疆”,主气通万里。诗兼五行之长,五行无处不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