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五行属木吗?

贺子俊贺子俊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简单地说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和它们的运动变化。这五种物质是可以互相转化,循环往复的。 “形”是指有形的实体,它是有量的,可以计算,如房子的大小,树木的高矮等;而“形”的变化也是有规则的,它可以是连续的量变,也可以是质变的飞跃。这个规律就是阴阳,五行的运动也是由阴阳变化的规律推动的。 五行与中医的联系非常密切,中医认为人体是由阴阳组成的,用五行来理解阳、理解阴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人体的气血也有量的变化,这种量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也就是中医所说的“气机”,它是不断升降出入的运动,这种运动是有方向的,升中有降,降中有升,出里有入,入里有出,这就是气的阴阳性质决定的。 气在体内的运动是有周期的,古人把一周分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三天,分别对应着木、火、土、金、水。这样一年就有24个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每15天为一个周期,每一周期都是金升于木,木燃于火,然后化成土,土生金。

以一天的时间来看,早晨太阳升起,属木,中午最热,属火,下午慢慢减弱,属土,晚上最弱,属金。所以一天之中,我们的心情也随着木火的生长,土金的出现而有起伏变化。《黄帝内经》中强调,我们在调节自己身心时,要顺应自然,不要违背自然的规律。比如春天应该舒展情绪,不要闷闷不乐,因为春属木,喜调达,此时你的心情舒畅了,气机就顺畅了;夏天炎热,人易烦躁,此时要注意控制情绪,否则心火亢盛,对身体健康不利;秋冬收敛,情志宜内守,避免悲忧伤感,不然,寒从脚起,伤害肝脏,对身心健康都不利。

禹铭讳禹铭讳优质答主

在人的五种行为(或者叫做志)中,“喜、怒、悲、恐”四者都有明确的指向,唯独“思”是无目标的。比如有一个苹果摆在桌子上,此时你产生“喜、怒、悲、恐”都是有对象的——这个对象就是苹果,而只有“思”是可以不管这个苹果的,它自个儿在那里想它自己的事儿。

这个“思”字很奇怪:有人怎么也闲不住,必须得“思”个不停;而有人怎么也“思”不出个儿所以然来,干着急。这是怎么回事呢?

五行当中有“土”行,土能生万物,任何生物都离不开土。因此有人的思就像大地一样宽广、深厚、包容,既能“思”出有营养的东西,自己享用不完,还可奉献给别人;有人的“思”就像贫瘠的沙土,营养不足,就使自己变得虚弱、消瘦了,如果还“思”个不停,就会耗尽自己的营养,变成干瘪的沙子。其实这两种“思”在本质上只有一个差别,那就是:用什么来养“思”。

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虽然形态各异、性质不同,但都是实实在在的存在。而“思”是看不见的,它就是大脑的一种潜在能量,只有“思”出来的结果才能看到、感受到。所以,无论哪一种“思”都是需要靠“有形”来养“无形”,这和“有形”的土养育了植物、动物是一个道理。《黄帝内经》中称“土”为脾,脾的功能是“思”,它需要“行”,即肝脏所主的行(五行中东方属肝,其主行)来涵养、帮助,才能使脾“思而有方,思而有道”。这个“方”,指的是脾的生理构造的周正、完好;“道”,指的是运行、工作通畅、正常。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