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代表五行的什么?

祝贤若祝贤若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尔雅》定义的,不是“五行”

答主先和大家分享一篇自己写的关于“五行”的小文章( ),里面引用了大量文献资料和考古学证据来论证中国早期“五行”概念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它最初包含的数术含义——这些研究远远超过了《尔雅》的范围。不过,如果只讨论“五行”这个词条在东汉之后官方文字记载的范围,问题就容易多了。因为汉代学者已经给“行”做了一个专门的解释: “行为气也。”——《汉书·律历志上》 其实这个解释来自于《尚书·洪范》金文中“五行”的解释: “子曰:五行,吾闻用土者,德莫厚焉;用木者,德莫伸焉;用金者,德莫坚焉;用火者,德莫显焉;用水者,德莫秀焉。”——《礼记·檀弓下》 郑玄注:“行为气也。”

有了这个“行”的意思,我们就能确定东汉以后官方文书中“五行”一词的含义了:“行为五气的运动。” 这里需要提到的是,现代经常有人把“五行”翻译成英文的“the Five Phases/Elements”,但是这个翻译是有问题的。因为按照东汉学者许慎的分类,“行”属于“十干”之一,而“十干”对应的是现在常见的“the Ten Celestial Stems”(北斗七星的七宿)。这种以“行”代“十干”的情况,同样出现在唐代学者孔颖达的注释中[1]。我们可以说“五行”指的是“天干的第五位”(后五位同理),但不能说“五行”就是“the five elements”。否则的话,为什么“三行”、“四行”都成立呢?显然是因为“行”在这里并非指元素。

最后总结一下:东汉后官方文书中的“五行”,是“五种气”或“五行的循环”。它不是“elements”而是“phases”。它的载体不是“elementals”而是“energies”。

纪莹纯纪莹纯优质答主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系统观,从整体上描绘了宇宙的运行规律。中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把这种规律作为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的一种方法。五行学说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着的,由此产生了寒、热、燥、湿、风五种现象,宇宙中任何事物都包含有木、火、土、金、水这五个方面的元素,而任何事物的运动状态都可以通过阴阳五元来进行解释。“五行”学说是中国影响最大的哲学流派之一。五行的意义不在于其字面意思,而在于其象征和引申的意义。五行学说以五行的相生相克和相互制约、制化解释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各种类属关系。五行学说的核心,是其相生相克说。具体而言,相生相克说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相生关系,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二是相克关系,即“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在东方世界中,是如同古希腊四大元素一样被看作世界万物构成的基本元素,与四神兽对应,但四象更加强调的是这四种东西的象征意义。四象分别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符合中国古代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之学说。在四象基础上又有二十八星宿之说,每个方向各有七宿。东方为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形状如龙,故称“东官苍龙”;西方七宿为奎、娄、胃、昂、毕、觜、参,其形状如卧虎,故称“西官白虎”;南方七宿为井、鬼、柳、星、张、翼、轸,形状如鸟,称“南官朱雀”;北方七宿为斗、牛、女、虚、危、室、壁,形状如龟蛇,称“北官玄武”,玄武为龟蛇合体,武官之象。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