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不属于什么?

代彤桂代彤桂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简称为“五气”或“五味”。在古代中国,人们用五行来解释宇宙万物的起源和构成。因此可以说五行属于哲学范畴。 《尚书·洪范》记载了五行这一概念的出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但这里所说的五行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五行并不完全一致(今天我们所讨论的五行一般不包括金、木、土)。而且这里将五行与五行为万物本原的说法相对照,说明五行最初应该仅仅是指五种物质,或者说五种承载万物的载体。

五行中的五,指的是五种事物;行,有流行、运行之意。五行的含义,可以表述为五种运行不止的事物。 这种以五行来指代万物的做法,既直观又便捷。因此被后来的道家、阴阳家所吸收。在战国时期的楚地,就有“五行之气”的概念。在秦焚书坑儒之后,由邹衍等人传下来的阴阳五行学说,更是得到大力推崇和发展。

随着阴阳五行学说的传承和创新,五行开始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尚书·舜典》中,就有五行之中“三德”的说法: “皋陶谟”“六府三事惟修;玄德嘉谋,威克厥爱,材唯土肥。”这里的五行已经和五行的本原无关,而仅仅是用于形容各种德行。

到了汉代,五行与五色、五音、五脏乃至五常都联系了起来。颜色配五行,声音配五行,身体器官配五行,甚至连道德品行也配上了五行。总之,大凡能想得到的,都配上了五行。这实际上是一种泛五行论,几乎将一切东西都纳入到五行的体系中来。这种观点,直到近代都还有残余。

余桐新余桐新优质答主

五行不属于五术,五术的“五”为:医、命、相、 Astrology、堪舆,因为五术都是以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研究天、地、人与自然环境互动关系的学问和方法,又被称为国术,与五行不同。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创造的一种探索世界的结构和变化的理论体系。中国古代思想家试图通过自然界中常见的木、火、土、金、水这五种物质来概括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如木有生长的功能,火有温热的功能,土有孕育的功能,金有肃杀的功能,水有寒冷的功能。五行学说正是在这种思维基础上形成的。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