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在五行属什么?
中医理论认为,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六气,自生自化,循环不已。但六气的性质和作用,是不平衡的。其中“风”和“热”偏性最大;“寒”和“湿”次之;“燥”最苦;“火”最热。根据六气的不同特点,将五运六气分为五个步数,分别与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对应。用天干表示五行的阴阳变化,则甲木逢戊土为阳,乙木逢己土为阴;丙火遇庚金为阳,丁火遇辛金为阴;戊土见癸水为阳,己土见壬水为阴……余此类推。 古人将五行的每一行分成阴阳两个阶段,这样每一个阶段就代表一年中的6个月(5×3=15),而每一步则是一年的四季——春、夏、秋、冬,也就是每年有4个季节,每个季节72天(15×4=60)。
以春季为例,寅月(立春至惊蛰)5天,卯月(惊蛰至清明)15天,辰月(清明至谷雨)30天。由于一个季节的天数不是整数的,所以每隔几年冬季就会延长一天。
在五行之中,每行都有阴阳两个阶段,因此一年中就有8个季节——每个季节90天(30×4=120)。 以上所述是正常情况下的气候演变规律。然而古人发现,每逢庚辛之年,秋季会出现“早霜”,也就是说白露之前气温会逐渐下降,出现寒凉的天气。于是他们在原基础上又增加了两个季节——“寒露”和“霜降”——各十天。这样一来,每年就有十个季节了。
在十天干中,甲己合土,乙庚合金,丙辛合水,丁壬合木,戊癸同火。其中甲己、丙辛合化之后,阴阳各有其归。其余组合,都是阴盛阳微或者阳极阴微,二者互相影响,最终的结果就是这十天中气温忽高忽低,变化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