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属于五行属什么?
一、什么是“五方”“五行” “五方”在古代指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而“五行”则是在原始宗教基础上产生的一种阴阳五行学说。 二、“五方”与“五行”的关系 《尚书·洪范》中说道:“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并指出其相生相克的关系为:“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属水。”
在周礼中,对五行所代表的色彩也进行了规定:“东方曰木,其色青,其季风曰清明风,其民黑,鸟兽类青色。南方曰火,其色赤,其季南风,其民夏楚,鸟兽类赤色。西方曰金,其色白,其季西风,其民秋高,鸟兽类白色。北方曰水,其色黑,其季北风,其民冬冽,鸟兽类黑色。中央曰土,其色黄,其季春分,万物皆达,鸟兽类黄色。 ” 随着阴阳五行的普及和发展,“五行”的作用也被广泛运用,从医学、天文地理到民间术数等等,几乎无所不包。 三、五行的属性 1.五行相生 2.五行相克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相刑(自刑) 寅巳申三刑 亥卯未三刑 辰午酉亥自刑 丑戌未三合 子午卯酉相冲 甲午乙未天合地合 年柱纳音五行:甲子海中金,乙丑杨柳木…… 四、十神 八字中的十神是指食神、伤官、正财、偏财、正印、偏印、比肩、劫财、食神、伤官这十个星神。 五、十神与五行 食神属火:丙丁日主的人有食神; 伤官属水:甲丙戊日主的人有伤官; 正财属木:甲乙日主的人有正财; 偏财属金:辛庚日主的人有偏财; 正印属土:己戊丙日主的人有正印; 偏印属火:丁丙甲戌之人有偏印; 比肩属阳土:戊已土日的男命有比肩; 劫财属阴土:辛金癸水之土日的女命有劫财。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系统观,从周易卦爻象中抽象出来的,主要是讲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的一种宇宙观,多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方面。五行分别是金、木、水、火、土五类元素的集合,也可解释为阴、阳、天、地、人之间的协调关系。
在中国古代,“五材”和“五行”的称谓是同时使用的,有时为并称。人们用金、木、水、火、土五个字来象征地面上五种基本物质,并以此说明自然界万物的产生、发展及其运动规律。由此,“五材”说便成了较早的关于构成万物的本原的问题的理论,被用于认识阐释宇宙的演化,即所谓“五行学说”。
五行观念是古人对世界万物的总概括,所谓“五行”,是对人类生存的物质资料和环境的最简单抽象,是哲学思考的初级产物,对天象和人类社会活动与物质资料之间关系的简单想象系统,中国古代早期的哲学用语,也是中医、堪舆、占卜等术数的“理论”基础。
五行区属的确定方法和一般区划所用的数值分析、统计分段方法有所不同。它是根据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采取推理的方式来确定区属的。推理的起始点建立在五
行本身的系统性基础上。具体说来,即根据木、火、土、金、水五行的性质特征分判各地块,并与之对应属五行之一。
这种对应关系不是简单的硬性机械的划分,而是从大系统的联系和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等方面来把握。首先应考虑到国土的整体性质,然后分判各小区。在分判各小区时,有时重点在行的性质,有时重点在像的性质。当然,在具体推定区属时,必须全面考察国土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的性质特征。
比如“木区”的判别标准是:区域的自然特征像树,系统庞大、繁茂、枝系错综交织成网,富有生机和活力,有枝繁叶茂之概。区域中河流交错,水运交通发达。农业灌溉用水方便。气候温暖湿润,雨量适中,土壤肥沃,植被覆盖丰富。适宜于农业和林业。
“火区”的判别标准是:区域的自然特征像火,具有向上、温暖、明亮之概;其地势高,气候干旱,日照强,辐射量和温差大。地形像火苗,呈山岭状。水资源匮乏,植被不良,石漠化现象突出。区域经济以牧业为主。
“土区”的判别标准是:区域的自然特征像块状的田土,具有平和之气。区域地势平坦低洼,地形像土块状,土地肥沃,是富饶的平原或盆地区。雨量适中,气候温和湿润,适宜于粮、棉、油、麻的种植和家禽、瓜果的养殖。
“金区”的判
别标准是:区域的自然特征像金属矿藏,具有坚重、结实、凝敛之概。地形类似矿山,呈山岭状,山体雄厚、岩石密实、矿藏丰富,具有较强的承纳和坚固特性。山岭峻高,气候寒冷,水文活动强烈,植被覆盖不良。
“水区”的判别标准是:区域自然特征像水,地势平坦、低洼,具有承纳、顺达之概,水源充足,水系发育完善。气候湿润,土壤深厚。农业灌溉条件良好。区域的经济以农业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