焫五行属性是什么?
按中医基础理论,灸法是用艾叶制作成的艾条、艾炷燃烧产生的温热刺激来防病治病的一种治疗方法。从五行的角度来看,灸法的本质是热(火)的疗法。那么,为什么中医理论中,火是纯阳之物呢?! 这是因为中医中的“火”不是自然界的火,而是指热量。自然界火的属性是向上升腾发散,而人体之“火”具有双向的作用,它既能升又能降,既能发热又能消炎。另外,中医学中的很多药物都具有双相调节的功能,如附子既可补虚又可行气,当归既可补血又可活血等等。这些在《黄帝内经》中都有阐述,“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梦涉于阳……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
综上所论,用艾灸的方法治疗疾病,符合“壮火之气盛”的理论,也就是在补阳气的同时,增强了机体抵抗病邪的能力。因此说,灸法是一种温补之法。当然,这种温和的补益必须建立在正确的针刺基础上,如果没有正确的针刺做为前提和基础,一味地进行艾灸,那是绝对不科学的。
「焫」字的五行属性是「火」。其拼音为「zhuó;zì;duò」,在不同的词语中其读音不同。其在康熙字典中的页码为:页550第19画,其字部首为「火」,总笔画数为19画。
「焫」字在词语中的运用:
1、焫肉:指“烧熟的肉”。如:唐.陆龟蒙《樵人十咏.樵斧》谓“斫尽江边树,烧残岛畔苔。客来休指似,断肠是此来。” 2、焫灼:指炙灼;烧烫。
「焫」字在字典中的解释:
1、通“燄”。烧熟。如:《楚辞·东方朔七谏·论人》:“据青苔而薆茂兮,蹈白芒之 EvelX ”。汉.王褒.《九怀.尊嘉》:“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正殿而临窓。数书刊而简约兮,皇舆在兮高崢。”
2、同“爚”。明亮。如:汉.扬雄《法言.先知》:“焫若日星,俯若拾地芥。天之生人也,一薰一莸,贤不肖并在,惟君子能一之。”
「焫」字的五行笔画分析:
1、「焫」字的笔画总数为19画,该字总笔画的计算方式为: 火(4画)部首,加、(7画)为左、(4画)加、月(4画)为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