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中赤色属于什么?

马毅马毅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的颜色,是古代阴阳家用来代表五行的五种颜色。 《礼记·曲礼上》记载,“行,容貌也。”郑玄注曰:“行步如走也。”汉代的《尚书·周书·大诰》孔传:“行,步行也。”可见,古人把“行”理解成走路的样子。所以,我们现在的汉字里,“行人”“行走”等用字都从“行”。 而“行”的本义其实就是“走”。《说文解字•行部》:“行,人之步趋也。”清代段玉裁注:“此字当依《周礼》‘行步走’之‘行’。今字作‘行’,则‘之行’二字相配,皆非古文矣。”

正因为“行”有“走”的意思,所以它就可以指色彩了——比如我们常说“一行白色粉笔”,这里“行”就是“走”的意思。五色中的赤,在古代文字里写作“𦥑”(赤字的甲骨文)、“𣐤”(赤字的金文)、“�”(秦篆)。这个字形就像一个人迈开大腿在行走,所以“赤”的字面意思是“像火一样走在前面”或“像火焰一样向前移动”。这显然与火红色相对应。古书上说“大赤若火”,正是这个意思。

裴思芸裴思芸优质答主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古人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简称五材)运行(运动)和变化所构成的,它们五者之间,有相生、相克规律(也称“比相”关系统)。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它既是系统的思维方法,又是认识世界的哲学思想,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柱之一,它渗透到各个学术领域,并且被广泛应用于中医学之中,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五行学说占有重要地位。中医学利用五行学说,以探讨和阐释人的脏腑组织器官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以认识人体生理病理现象及人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说明人体的有机联系和变化、解释人体病理变化的过程,推测疾病的预后,以及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许多方面,都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中医学中,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以五行的特性,说明脏腑形质、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以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规律,解释脏腑功能活动及其相互关系;以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相乘、相侮规律,说明脏腑病变传变、推测疾病的转归、解释疾病的现象、确立辨证施治的原则、以及确定治疗疾病的一些方法和用药等。如在“五行相克”条目中所说的“肝旺乘脾”,就是以五行学说阐释肝病传脾的一个病理过程,在“泻南(心)补北(肾)”条目中所阐述的“壮水(肾阴)制火(心火)”或“益火(心阳)消阴(肾阴)”,即是以五行学说阐述水火(肾和心)之间的反常关系以及治法。此外,在“五脏六腑间的关系”、“五脏外合五腑”、“五脏与奇恒之腑的关系”、“五脏病变传变规律”、“五脏、五华、五体、五志、五邪的相关关系”条目中,主要阐述脏腑形质、生理功能的相互关系以及各种病理变化的关系。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