廑字五行属什么?
“廑”(jǐn)字的五行属性到底是金还是火呢? 网上有各种答案,有的说是金,有的说是火,还有的说是水或者木。 到底正确答案是啥呢? 根据《康熙字典》记载,“廑”字最早出现在《诗经·大雅·旱麓》“骍骍角弓,翩其反矣。兄弟昏姻,无胥远矣。尔酒既清,尔殽既馨。尔觞既酌,尔歌且吟。攸攸鹿鸣,秉秉鹤唳。斯之不乐,孰知其旨?” 其中“饮”“觥”“吟”等字均有“辛”字头,根据古代偏旁部首归类的原则,“辛”字旁的字大多属金; 再结合《康熙字典》对“廑”字的解释“一名缙……《集韵》居音切,并音锦……”可知,“锦”字属于“钅”部,而“钅”部属金; 所以“廑”字的五行应该属金。
根据李阳冰的《篆文》和孙承泽的《庚子消夏记》等古籍记载,“锦”字在古代写成“錦”,而“錦”的繁体字“錦”是有“糹”字的,所以古代的“錦”字应该属火。 但是,现代简化的汉字将“錦”简化成了“锦”,“锦”字就属火了。
在中华汉字源远流长的字库中,字形由2个或2个以上汉字组成的合体字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合体字一般情况下都会承袭构成合体字的各字字义或字义引申含义以及字音、字形。有些合体字的构字汉字与合体字读音相同或相似,称为同音字或近音字,也有些合体字的读音完全不同于构成它的汉字的读音。因此,对于这种类型合体字的五行归属问题就会出现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应以构成合体字的汉字来判定,也有人认为应以合体字的字义、字音来判定。
其实,在姓名学中,对于合体字的五行认定,是有严格判断标准的。具体判断方法是:如果合体字是上下、上中下结构,优先取上部字的字义五行;如果是左右、左中右结构,优先取左边字的字义五行;如果是全包围或半包围结构,则取被包裹字的字义五行。只有当合体字的字义、字音完全不同于构成它的汉字的读音,即人们不读、不讲,或讲、读不明其意时,才以构成合体字的汉字来认定合体字的五行。
“堇”字是由“堇”加“堇”字组成的(或说左边是两个“堇”字),它的拼音为jin。它的字形结构与字音、字义完全独立于原字,从字典、辞典的解释中,可知“堇”字的“黑色”字义、“黑色”的“水”属性及“近”的字音,可知,按姓名学的判断标准,应判“堇”字五行属水而不是属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