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五行到底属什么?
“伊五行”这个词最近被频繁使用,而且出现频次之高令人费解;搜索一下相关答案更是惊掉了下巴——竟然没有一道题目详细分析过这个问题!于是写了这道解答。
在开始回答之前必须说明一点:本回答的所有内容均基于以下三个已知条件: 1、 《尔雅》成书于西汉时期,是我国第一部按照词义分类的字典,也是研究汉语词汇和汉字演变的重要参考资料。
2005年,中华书局出版了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韵》,该书以部首为序,将汉字的字义进行分析归类,同时结合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宋代徐天祜的《说文系传》以及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等文献的内容,对于每一个字的归属都做出了明确判断。
2、 东汉经学大家郑玄为《诗经》作注时,把《诗经》里的三百零五篇诗歌分为十二“风”(国风)、十五“雅”(大雅、小雅)和三“颂”(周颂、鲁颂、商颂)。后人用其所说,以“风”“雅”“颂”来划分《诗经》篇目,并由此推测“风”“雅”“颂”所对应的时代,成为考证先秦历史与文化的一个重要依据。“风”“雅”“颂”的分法虽然一直被沿用下来,但古人对于分界的观点却一直在变化之中。
3、 “四言八句”指的就是《诗经》中“风”“雅”“颂”各部分的句式数量,也就是说每首诗的句子总数是八句,每句字数一般是四字。但是,每个部分的首尾部分往往有一两句话超出这个限制。这种句式一直被古典诗歌所继承,形成所谓的“风骨气脉”。
根据以上三条,我们大致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在《诗经》的时代,诗人们已经形成了“风”“雅”“颂”各自的特征和风格;在形式方面,它们已经符合“风骨气脉”的要求,并且一直为古典诗歌所继承。
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看《尔雅·释天》中的这句话——“五月谓之午月,谓午日,亦曰蕤宾。六月谓之未月,谓未日,亦曰季夏。七月谓之申月,谓申日,亦曰孟秋。八月谓之酉月,谓酉日,亦曰仲秋。九月谓之戌月,谓戌日,亦曰季秋。十月谓之亥月,谓亥日,亦曰孟冬。十一月谓之子月,谓子日,亦曰仲冬。十二月谓丑月,谓丑日,亦曰季冬”。
这段话分别列出了每个月的第一个月和最后一个月的名称,以及中间这个月每一天的名字。在古代,这样的描述方法是很常见的,比如农历每月的第一天的日期往往是上个月的最后一天的别名;而月末的日子则称为下月的首日。《尔雅》这一节的内容就是列举各个月份和各一天的名字。
如果我们将每个月的第一天视为“午月”的首尾,最后一个月的最后一天作为“寅月”的首尾,那么每个月就有三十个名称各异的日子,再加上闰月,每年就有三百六十六(或三百六十九天)个名称各异的日子。
如此算来,一年当中只有十二个“风”“雅”“颂”,那么其余二百五十四(二千五百四十)天该怎么称呼呢? 对此,《尔雅》给出了答案——“四月立夏,小满;五月芒种,小暑;立秋处暑;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八月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
《尔雅》将每年的三月到九月分成六个部分,每部分各自都有特定的内容,如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余此类推。同时,它还列出了每一部分的首尾日子分别属于哪个节气。这样,一年当中的两千五百四十三(或者两千五百四十八)天就有了自己的名字。
既然一年当中有十二个“风”“雅”“颂”和六十(或者六十一)个“节气”,那剩下的五十(或者五十五)个“节气”又该如何称呼呢? 《尔雅》似乎看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于是在后面补充道——“立春,孟春;雨水,仲春;惊蛰,季春;清明,孟夏;谷雨,仲夏;立夏,季夏;小满,孟夏;芒种,仲夏;夏至,季夏;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立春春雨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小满芒种……每月有三旬,每旬有三日。每岁一百结,每月三百结,每日千五百结。每月有一弦二日,日则有十三辰。”
在这里,《尔雅》不仅提到了每个月的“三旬”,还提出了“一弦二日”的概念。
至于具体如何推算,它是这样解释的——“凡十二月,初一至初三曰上旬,四日至六日中旬,七日至九日下旬。月初一日为上弦,二日为中秋,初三日为下弦,五日为望(即满月),六日为晦(每月最后一天)。月中一日,加二日为二寸。下弦前一日,加三日为一寸九分。望后一日,退二寸。晦前一日,退三寸。上弦后一日,加二寸。中旬后一日,加三寸。下旬后一日,加二寸。”
基于上述内容和公式,我们就可以对“伊五行”的属性做出推断了。它应该是二十四节气里面的一个,而且是倒数第二个,即“大寒立夏白露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小满芒种……”(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