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中的水主什么?
这个问题很好,我谈谈自己一些看法。 先说结论:水主智,但其发散思维,不是用脑子想起来,而是由心里面想出来;其变通思维,也不是通过头脑去分析而实现的,而是在“玩”的过程中展现的。 水是活泼、灵动、智慧的象征。《礼记·中庸》中有云:“智者乐水。”这里的水并非指具体的水,而是代指一切有智慧的人。因为水的特性就是滋养万物,但又从不争不抢,故被赋予“智慧”“贤德”的象征意义。
古书中关于水的智慧还有很多,我们最熟知的可能当属“上善若水”。这是老子对水的高评价,也是老子的最高境界——如水一样。 那如何达到这样的境界呢?老子继续写道:“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老子的意思就是,要像水那样处于众人所不愿意处的地方,做众人不想做的事,如此才能接近道的境界(即最高智慧)。 为什么水能带来这种精神享受?老子还进一步解释道:“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意思是说,世间没有什么比水更柔弱的,但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坚毅的。这就是水的韧性,可以穿透一切阻碍,直达目标的韧性强韧。
除了老子的推崇外,历代文人墨客也留下了很多颂扬水的诗句。比如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王维的“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等等,都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水的聪颖灵动、蓬勃生机。 那么,为什么是水而不是其他事物代表智慧呢?这也许与我们大脑的结构有关。
我们知道,我们的脑子里存在着一个“默认网络”,它是在我们大脑不受外界干扰时自发进行思考的一个网状结构。这个网络的神经元总是在不停闪现,即使在没有外部刺激的情况下。这些神经元大多与记忆相关联,虽然它们只有占全脑神经元数量1/25的比例,但却承担了一半以上的记忆力任务。
科学家们最近发现,这个网络不仅涉及记忆,而且还参与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比如在创意产生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右脑额叶和顶叶,就与这一网络有关。还有研究指出,当我们看到物体或想象事物时,这些对象首先会在脑海中“过电影”,然后才会被识别。也就是说,我们首先看到的是脑海里的画面,然后才有对应的客观存在。 这种“先入为主”的思维方式与水有何关系?前面我们已经提到,水是可以穿越任何障碍的,那么是不是也可以认为水先行进入了我们的脑海里,然后才有现实中的物质呢? 另外,虽然水在我们的眼中是柔柔弱弱的,但在微观世界中,当原子得到足够能量后可以发生形变,这时原本有序排列的原子会暂时变成离子,呈现一种极度活跃的状态。而这种状态下的原子就像水中的波浪一样,充满动荡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