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五行属什么意思?
五行,是中医理论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源自于古代中国人对万事万物的细分和认知。 古人将世界上的事物,都分为阴阳两面以及五行属性加以概括,比如: 木——代表树木、肝胆、四肢; 火——代表心脏、小肠; 土——代表脾、胃; 金——代表肺、大肠; 水——代表肾、膀胱。
当然这五个属性不是简单的五种物质,而是具有特定形态的五大类,比如木的性状是可弯曲可伸张。 五行学说的具体含义是: 木性主生发,具有伸展向上特性的是木,如草木欣欣向荣;
火性主温煦,温度升高需要能量,所以火与太阳、温暖有关;
土性主承载、生化、受纳,一切营养物质都需要土的承载作用才能发挥作用;金的特性为敛降,即从高处收敛下落,像刀剑、矿石等;水的特性为沉降,有渗透、滋润之能。
人体五脏之间也存在着五行对应关系。 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在五行之中,木火土金水五脏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健康。 所以有了五行这个工具,就能够通过对人体的观察判断疾病所在脏腑的位置,从而帮助医生或病人找到疾病的根源。
我们还可以利用五行的规律来保养身体,比如《黄帝内经》中就有“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时,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建议,就是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提出的养生之道。
如果身体出现不适,也可以通过五行来推测可能存在的病因。 有病治病的同时,还要尽量保持五脏之间的平衡,防止其相互伤害,这样才能使疾病慢慢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