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故事的典故?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桓南郡与玄家有中表亲,往遭乱,过沛国,上玄家墓,便留门生数十人守墓。玄州里亦遥闻之,遇桓集,语坐宾日:‘桓南郡定从兄见,恨不共诣墓。’”
南朝梁·刘孝标注引义庆《晋书》曰:“玄字仲祖,沛国己吾人。”
《世说新语·排调》注云:“晋时有诸桓、谢有中表,同在京师。谢郡,过亲表,值桓使,便留侍从数十人守墓。桓闻之,乃曰:‘大可得尔!’”
晋、宋之际,桓氏与谢氏关系亲密,为世姻娅。桓南郡尝往遭乱过沛国,沛国为谢玄故乡,当时谢玄不在家,桓南郡就上谢玄家墓祭了墓,留几十个门生守墓。谢玄知道后,对同桓氏有中表之亲的人说,桓南郡应该一同来上墓,遗憾的是没有一同去。桓、谢如此亲密,所以后人在称彼此有亲属关系却不同姓的友人为世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