瑆的五行属什么?
“琇”字在《康熙字典》中有两个音义,分别是xiu与xiu。 《康熙字典·玉部》(琇)[王救切]:“石之次玉者也。今人谓美石为琇。” [又呼救切]:“[《说文》云]石之美者,有结瑛瑶之名。○按此言石之美者为瑛、瑶、琬、琰,非琇也…… 按此则琇与瑛等皆是石之美名耳。《诗传》曰:石而润谓之琇是矣。” 从这段引文来看,清人认为《康熙字典》中的“琇”字有三个音义xiu\xiu\xiou,第二个音义和第三个音义应该是通假关系:1. 美石;2. 玉石之中似玉的美石;3. xiou,美石之称。 而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第一个音和第三个音之间的关系——第一个音xiu是指美石的通称,第三个音xiou是指其中的特别的一种美石。这样就能解释为什么“琇”是一个会意字了——“王”表示美石具有王者的颜色和光彩;“救”表示美石可以救人于饥渴之苦。所以“琇”的意思就是非常美的石头。 “琇”作为一个美石通名的出现大概是在东汉时期,其具体证据是张衡《西京赋》中出现的“琬琰琇莹”一句,这里的“琇”显然不是指一种特别好的石头。同时“琇”作为一块很好很特别的石头出现在《诗经》里。 那么问题就出来了,《诗经》时代的人用“琇”字的三个音吗?还是只有清人才把“琇”分为三种读音?这个问题其实跟我们的主题有关联性。因为如果《诗经》中没有“琇”读xiu的例子的话,我想题主的问题也就没有讨论的意义了。
首先我们来看看现代人对《诗经》的研究成果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下面是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编著的《诗经注析》关于“琇”的解释及例句。
【《卷二·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朱熹注曰:“淑,善。窈窕,幽闲正善之貌。寤,觉也;寐,睡也。思之而不能忘,故有所慕象而追求焉。”【《卷三·齐风·猗嗟》】“猗嗟昌兮,颀然而长。抑若扬兮,美目盼兮,巧趋驰兮,逸羣逐乃。”“猗嗟名兮,美目宜兮,颀然而长,绰约多喜兮,巧趋驰兮,沛艾戏兮……”毛传曰:“‘猗嗟’,叹辞。‘美目’以下皆言形貌。”
从上面《诗经注析》对《关雎》和《猗嗟》两首诗的注解可以看出,古人对“琇”只有一个音义的理解——xiou,即指特别好的那种美石。这与清代人的观点相符,说明古人的确把“琇”只当做一个美石通名使用,而不像现代人一样会把不同的意思赋予同一个文字上去。
“琇”在古代只有一种读音,第三种读音xiou应该算是通假音。也就是说,今天已经没有人再使用这个读音了(或者我孤陋寡闻)。但是古人却把这个字分成了两种含义去理解和认识:第一种xiu,这种含义下的“琇”是一种普遍意义上的美石称呼,第二种xiou,特指某一类很好的石头——这类石头可以用来做成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