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五行根据什么算?
“天地之数五十有五”,这是中国古代数学的一个基本观念(也是阴阳术数的原理)。这个“五十有五”,是“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九”的来由;而所谓“大衍之数五十”的出处就是《周易·系辞传》“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这一段话。 天地之数是什么呢?天地之数是“天一两,地一两,上下相资,和合化生万物”的一与十的组合——也就是说这数字组合本身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只是作为一种运算的工具或手段而已。
在《易经》里面被用到“大衍筮法”中去。《易·系辞上传》说“大衍之策五百四十,其一不用”,说的是以一百除500,余49,即不用的那一爻为“天之数”;再以100除以49,约等于2.04,故剩下的49个策数分为左右两卦时右卦是38,左卦是11,所以右卦是“地之和”(或者按《易·系辞下传》的说法是把剩下那十个数字平均分成两份,每份五个,然后取两个相加为7的数字组成上卦),左卦是“人之用”。于是“天人合一”和“天道、地道、人道”就被简化成了一个简单的算式了(从这一点来说,它比西方的二分法和二进制要来得简明、自然得多)。
当然,这只是《易经》中用到的关于天地之数的一种说法……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是说天地之数为三才之变,也就是三百六十乘以六的649000,其中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同驰;四、九同功;五、十同类而互合之一百二十之数,以及阳九之数的九千九百八十与阴六之数的六千零一十二之和为一万五千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王冰注引张仲岳云),这些都是在《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等古医书中见到的。
至于五行之说嘛……其实中医本来就不讲这一套的,只是到了后世由于道家思想的影响才逐渐附会到古代医学上的…… “木火土金水”原本是指一年之中春夏秋冬四时变化的周期,后来才逐渐发展为相生相克的关系……不过这种关系在中医里是不存在的——“金能生水,水多金沉”……这样下去怎么得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