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字五行属什么的?

弓敏惠弓敏惠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隆”字的本义是什么,为什么由它的引申义又衍生出许多新的含义呢?这要从它所在的“隆部”谈起。 古人造字时,把某些事物的形状绘制成画,这些画就是一种象形符号,称之为“象”或“像”。例如日、月、山、水等象形文字就源于象形。人们发现用一些线条描绘的事物可以互相联系,比如用一条弯曲的线代表河流,用两条平行且弯弯曲曲的线条表示道路,于是又产生了指事字和会意字,如“刃”“林”“采”等。后来,人们开始用简单的偏旁部首来拼凑新字,这就是所谓的“部首”,也是现代汉字的基本构成单位——偏旁。

从商周甲骨文到现代汉字,部首发展变化很大。目前常用的部首有200多个,其中主要部分是“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三类。它们大多是由独体字演变而成的部首;也有少数由合体字演变而来的,这类合体部首在古书中称为“从某”或“省某”——省去其组成部分某个部件而成。还有一些不是由形体演变来的部首,而是用形声字作为部首,这种部首叫作“形旁”(也叫“偏旁的形旁”)。由于以形旁为部首的字大都是表意的,所以这样的部首也能很好地起到区分字义的作用。

以上分析说明,要弄清一个字的本义,应该先了解这个字所在的部首所代表的含义以及该部首的来源演化情况。然后根据部首的特点及其与其它各部的关系,再联系整个字形去猜测这个字的本意,并进而推断出其本义与其他诸义的渊源关系及意义变化规律。同时还要结合其他证据,诸如语言环境、文献资料、文化背景等来进一步检验分析得出的结果是否合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比较准确地把握汉字的本义和引申义之间的关系了。

了解了上面的内容后就可以回到刚才的问题了。我们知道“隆”在古代属于“隆部”,而“隆部”中只有两个单字:“隆”和“冻”。那么这两个字又是怎么来的呢? 先说“隆”。《说文》这样解释道:“隆,崇也。”这里的“崇”即高之意。我们可以理解为“隆起的东西”或者“高的东西”。其实,在甲骨文中就有这种形状的象形符号了。到了金文中,“隆”字的左边已演变成“陇”字,右边仍是“童”字。战国后期“陇”被写成“降”(如下图所示),而西汉中期以后,“隆”已被写成了现在这样。

再说“冻”。《说文》对“冻”的解释是:“冰也。从仌从冬。会意。”意思是:因天气寒冷使液体变成固体。可以看到,古代的人们早就注意到“冻”的“从冬”这一特点。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隆”的原义是指隆起之物或高出物;由此引申出“盛满”的意思;后又引申出“盛大”和“兴盛”之义——这些都是建立在它的原义之上的;再后来就有了“推举”的意思,这是因为“隆”又有了另外一层意思——“高”。“高”可喻人德高望重。因此人们常用“推崇”一词用来形容品德高尚的人。

查博丰查博丰优质答主

题主的这个问题,有点意思! 先说结论——“隆”的字义、字形与五行属性无必然联系; “隆”字的字义和字形有密切关系,但五行属性却是没联系的(至少没有直接的关系)——这一点与“坤”“乾”正好相反…… 再说原因——“隆”字从字形上分析是象形文字,本义就是高处隆起的意思嘛(即《说文》所说的"山之曲者")——因此这个字的第一笔肯定是弯勾,然后第二笔画才是竖划!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该字结构中,第一笔画是主笔——也就是说,在书写的时候,要先写这一笔再写其余笔画哦。 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强调第三个字“土”呢?因为第三个字要表示的是整个字的整体形象啊! 由此可知,“隆”的这个字实际上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第一个是高处的弯曲的山脉状(如第一画的钩画),第二个是凸起的部分,第三个则是山脉底部延伸出来的土地。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