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金多餐饮?
“五行缺金”这个说法是流传在南方的一种俗语,其依据来源于中医理论的“五志论”以及“五脏生克论”。 中医认为,人的精神状态可分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七情过激或长期压抑会导致机体阴阳失调,脏腑之气受损,引发疾病。其中,“喜伤心”“忧思伤脾”“惊恐伤肾”在现代研究上均有相应的生理及生化基础。 而中医所讲的五脏是指心、肝、脾、肺、肾,与现代医学所说的器官有所不同。中医学认为,五脏之间存在着生克制化的关系。
这种关系在中医学典籍中有所记载:“心主火……”、“肺主金……”、“脾主土……”、“肝属木……”、“肾属水……”,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调节体系。 在这一理论基础上衍生出“五行缺水”、“五行缺火”、“五行缺木”、“五行缺土”、“五行缺金”的说法。如果体检单或者中医诊断中出现了对应行缺的现象,那就预示着需要补这一行了。
当有人看到您的体检报告说您“五行缺金”时,就暗示着需要适当补充一些金元素了,可能是体内真正缺乏,也可能是虚症,需要根据其他的诊断结果判断。 如果是饮食调理的话,可以适当多吃一下食物: 白色食材 比如,银耳、百合、燕窝等。 坚果 比如腰果、核桃仁、板栗、花生等。 金属材料 比如白银、铁、铜等。 蔬菜瓜果 比如雪梨、香蕉、苹果、草莓、柠檬等等。
另外,中医还有一个概念叫作“五行相克”,它与西医的免疫功能有着类似的地方。中医认为,克,有制约的意思。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而克又包含了“乘”“侮”两种。
所谓“乘”,是比喻一种行之太过,超过了正常的范围;而“侮”则指的是被过分压制,从而丧失了正常功能。 通过“乘”“侮”的变化,来维持“平衡”,这就是中医对于免疫功能的认识。所以,有时中医也可以通过“五行相克”的理论来解释疾病的免疫病理过程。 不过,现在中医理论中对于“五行生克”的理解和以往已经有了不同。随着科学的发展,以前那些难以实验验证的经络、穴位等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的科学体系。对于一些传统的学说,应该采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有选择性地吸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