朾五行属什么?
“朾”字,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读“chēng”,解释为“碰;撞”——这一定义多用于物理意义或者表示行为动作。而在中医文献中,“朾”字的含义却与“冲”、“刺”等字同义,并用于描述中医病理现象及病证名称。 那么,“朾”字作为中医术语时读作什么,含义又是什么? 根据《康熙字典》引用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谷部》记载,“朾”字音“丁耕切”并解释其义为“谷熟也” “朾”字古时读如“丁耕切”(读音和“叮”相近)。“丁”者,“天干之首”,象征天道循环运行之力;“耕”者,“春耕秋获”,象征地道运行滋养万物之能。合此二义,谓天地之道圆满无缺,周而复始,万象更新。
当“朾”以“丁耕切”声符出现于中医文献中时,其含义为“充”、“满”的意思——形容天地间阳气充足,寒凝化散,生机盎然。人体得此阳气充沛而运化有度,经脉通畅,真元固护,方可百病不生。相反,若人体阴阳失衡,机体反应性降低,此时即使受到外部轻微的刺激,亦会感到不适甚至疼痛。这种因身体机能下降导致的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弱,我们称之为“不敏感”状态。“疔”“疖”“痈疽”等中医病证名称的出现,皆因体表组织或体内脏腑对某些致病因子的刺激处于一种“不敏感”状态而发生的急性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