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在五行代表什么?

宁立军宁立军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明确一点,中医所讲的“火”与西医所讲的人体生理功能或是病理反应没有任何关系。 它仅仅是一个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概念。是用于描述人体状态及变化的一种抽象化过程。属于中国古代哲学中阴阳五行的范畴。 五行之中,木、火、土、金、水各有其特性。火所具有的特性为“温、热”。

因此我们可借用这两个字来象征性的表示火的特性——温度及温度升高所带来的变化或影响。 “上炎”即体温升高,身体组织器官活动性增加,活力增强,代谢率提高(阳动); “熏蒸”则指由于温度的升高,水分被大量蒸发,体液减少,血液浓缩,机体出现干燥现象(阴虚)。

综上,如果身体的某一部位出现了“上火”的症状(如牙龈发炎,流鼻血),我们可以认为该部位的阳气偏盛,阴液不足,身体的抵抗能力超出了正常的范围,表现出来的就是该处的病菌感染或免疫亢进。 相反,若是身体某一部位长期处于“阳虚”的状态,就好比失去了阳光的照射,大地得不到温煦而严寒冰冻,此时的身体抵抗力低下,细菌病毒趁机侵入,则会产生病变。

中医所说的“火”其实就是机体处于一种平衡状态或调节正常后的表现。是机体对外界刺激做出应答性的保护反应。它是机体适应环境的变化所具备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于人类来说至关重要,没有它,生命将不复存在。

饶馨瑶饶馨瑶优质答主

火属性五行之一,与金木水土并称。在四季配长夏,在五方属南,与五脏之心相应。其生成规律有二:第一,木为燃料,木受火焚而转化为灰烬。第二,有阴(即阴气)必须有阳(即阳气),无阳则阴无以生(孤阴不生),无阴则阳无以化(独阳不长),所以阴阳相合,又为火生土。故火的母行是木,火的子行是土。火行不及则生风行,风行不及则生土行;土行过度则生燥行,燥行过度则生风行;风行过度则生水行,水行过度则生火行。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对宇宙认识的一种体系,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行规律来描述宇宙间相互关系和转化,中医用以阐述人体同宇宙的相互关系和人体本身的复杂关系。五行学说还假定宇宙间任何事物都可以划分归于五种物质范畴,并以此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变化,用五行胜复规律解释事物之间相互制化以维持相对平衡的过程,用五行相乘相侮规律解释异常变化引起疾病的机制。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五行学说被引用来说明人体内五脏之间,五脏与五腑、五体、五华、五官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的统一性,从而建立了以五脏为中心的藏象学说。并根据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规律来说明脏腑功能活动的协调关系和病理变化中的相互影响。在病理上脏腑疾病可以相互传变,一脏有病可以影响他脏,一方面可依照相生的次序依次相传,一般是子病犯母或母病及子;另一方面还可越位传变,一般是相生一行受到它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五脏的病证还可通过生克关系传变到他脏,使病情趋于严重复杂化。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