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五行什么意思?
“恕”在《论语·里仁》中,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朱熹注:“恕,推己及人。” 包青天有诗云:“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作恶,虽恶不罚。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改过,善莫大焉。”这说的也是恕道。
恕道就是推己及人、将心比心。 一个人如果连最基本的恕道都没有,那就离社会的边缘不远了。 我上学的时候,有一个同学特别爱占小便宜——他经常会偷偷翻我的书包,看我有没有吃零食,如果有的话,他就会顺走。有一次,他的手又伸向了我的书包。 “你想干什么!?”我很生气。
“给我一块饼干呗。”他一脸的无赖相。 我当时气得不行,差点揍他一顿……后来,我强压怒火,心平气和地对他说:“你以后不要这样了好不好?你这样做,我会很伤心……” 没想到,这句话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他真的改变了,而且变得十分友好,还常常帮我补习功课。
原来,人都是这样,你对他好,他不领情反倒欺负你,但只要你让他感受到来自你这个人不屈的意志和善良的力量,他就可能回心转意甚至变成另一个样子。这就是恕道的作用。
有诸己之谓恕。恕字从心从如,是自己心与他人之心如同,有诸己,便谓之恕。大学之格物致知,中庸之达德三,孟子之尽心知性,周易之穷理尽性,俱是从这恕字上流出,而六经皆贯於中庸。
大学先以明明德开宗明义,次言格物。格者,廓然大公也。先致大公之心,然后有心与物对,然后有意存於克治,然后致知力行,本末兼该,无亏无欠,大学之道,始可成矣。格物之用,如孔子观水观止,其道如斯而已。如行道而见其迹,触目皆是,不必著意寻求。孟子与齐君观水,以人不忧王位为不智;以忧王位为亦智也,此亦不忧王位之意。圣人视天下,如一家,视君民,如一体,一视同仁,是其心也。以斯心度万物,无有不合者。故孟子曰: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又曰:予以其所不忍也,君子不以其所能者病人,以其所不能者勉人。又曰:仁民爱物;以大事小,乐天知命。皆恕字所包也。
格物者,以心为主宰,而物莫能御。致知者,以心与物为一原,而物不与心为敌。穷理者,穷此心之理。尽性者,尽此心之性。如字以意况之,如吾之情,人皆知之;如吾之意,人莫测之。以人所不知者意,为人所皆知者情,此天地间一大道理。格物而后能知,致知而后能诚,诚然后天下可平,此大学之宗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