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五行属水吗?
五行学说是古人用五行来解释自然界现象的一种学说,不是科学,而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的一个分支。这个学说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的。其中,“五”指的就是金、木、水、火、土,所以五行又称为五元或五星。
这五种元素在人体内也有对应的东西,即五脏:心、肝、脾、肺、肾。因此中医经常通过人体内部的五个脏器的变化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位置。 五行学说的核心是阴阳理论,其基本含义为:世间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由阴阳两部分组成的,而且任何事物的运动都可以看成阴阳两种状态的不断交替形成的,如天地可以看成阳阴各半的,太阳也可以看成是由里到外由阳转阴再复阳的运动体;同时,任何一事物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全转化成另一事物,就是说阴阳是不能彻底消灭一方而另一方独行的。五行之间也是互相转化的,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水相克等等,其实这些相生相克的顺序也不是绝对的,有一定条件。
至于海水属不属于水,我觉得应该属于水,原因如下:首先,水是最普通的元素之一,是地球上各种形态水的总称,它包括海洋、河流、湖泊等自然界的液态表面,这些液态表面具有流动性,相互之间的转化是有条件的。第二,水在人体的内脏中对应的是肾脏,因为人身体内的水份随时都在参与新陈代谢,也就是在不断的循环。第三,中医里有子午流注,其中对每个时辰的脏腑功能都有说明,在早上5点到7点这个时间,肝经最活跃,而肝胆五行属木,正是水生木的关系。
其实“五行”一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尚书.洪范》中有:“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樯,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炎上作甜”。“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相克规律来认识世界和解释宇宙万物起源、存在和变化的一种思维模型。“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均是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不同形式的运动变化而形成的,并以“生”、“克”规律来描逑或阐释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和运动变化。
“五行学说”是用联系、发展、变化的思想把孤立相对的“五材”组成一个统一协调的整体。木、火、土、金、水这五种物质本是孤立相对的,它们有各自的存在形式,按各自的规律运动。而“五行学说”则用相生相克的规律把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内在联系起来,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在这个统一协调的整体中,任何-种物质都不能孤立存在。也不能单独运动变化。木、火、土、金、水“五行”是相互制约,相互为用,协调统一,共同维持着这-整体的稳定、协调的。如果“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受到破坏。则五材(五行)的平衡被破坏。就会出现运动的异常。产生病理变化。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也是可以发生变化的。在一定条件下,五行之间互相生化的一面可以向异常过度相生的变化转化;互相制约的一面,可以向相互过度制约直至无节制的方向转化,这后两种转化均为不正常的过度变化。从相生的角度而言。木、火、土、金、水之间的生化过程是正常的。如果相互之间过度生化并由此产生偏盛则为异常的变化。从相克的角度而言。正常的相克是保持五行之间制约关系的主要条件。如果相互之间的制约关系失常导致相互过度制约或反克则为异常的变化。“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相互制约的一面被破坏,就会导致五行之间相互反制约,即所谓相侮。木、火、土、金、水的相侮次序是:“水”五行过盛,过于制约“火”五行而导致“火”的异常,“水”五行异常克制“火”五行进而导致“火”五行的不足,使“火”五行出现虚弱、不足的异常病变,在这里。“火”五行为所不欲。因为“火”的“炎上”之性为“火”五行的本能。被“水”五行反克所克制而使“火”失去了“炎上”的本能,因此“火”五行的病变属于异常。“水”五行异常导致的“火”五行异常,进而“火”五行出现不足和所不欲,使“火”五行对“金”五行的正常制约功能丧失,“金”五行失去了“火”五行的正常制约,而表现为“金”五行的无制和所不欲。“金”五行失去制约,就会导致偏盛进而会反克“木”五行,使“木”五行出现异常。总之。“五行学说”认为,“五材”或“五行”的运行变化是十分复杂的过程,“五材”(五行)之间相互依存,也相互制约。如果相互依存的关系被破坏则会出现“五材”或“五行”的偏至而生化过度。“五行”相互制约的关系被破坏,也会出现“五材”或“五行”的相侮。如果“五材”或“五行”相生相克规律正常。五材之间相互生化,相互制约,则会使世界维持稳定的运动状态,如果“五材”或“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在相生或相克的某一个环节上出现了异常,产生了偏盛或偏衰,会导致五材和五行之间正常的生克制化关系紊乱,进而会扰乱世界运动的平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