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属五行中的什么?
亦,表示同样、也是的意思。《论语•子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亦”表示肯定;《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亦”表示比较;《列子•汤问》“汝心非木石,吾心中亦许多草木”的“亦”表疑问等等。
金、木、水、火、土,是我们熟悉的五行。五行学说认为,世间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构成,每一种物质对自然界的影响都是相对的,它们之间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 那么,“亦”属于哪一种五行呢? “亦”的五行属性,古书没有明确记载,后人也有各种说法。我个人比较倾向于是属金的。 理由如下: 1.金代表的东西是有限的,最多的是珠宝(《尚书》里有“玉帛”的说法),其次是刀锋(《礼记》里有“匕首”的说法),再次是金钱(《周礼》里有“钱镈”的说法),再之后才是粮食(《国语》里“菽粟”的说法)等。这些都与“亦”字的含义相去甚远。
2.古代的“金”和今天的“金属”不是一个概念。古人所说的“金”指铜或者金(青铜器时代)。《国语•吴语》里有“伐木如金”的话,说明那时候的“金”就是木材,跟土地、草木一样,属于植物类的。所以用五行属火的字来配属“金”是很自然的。 后来,“金”的概念拓宽了,有了“金属”这个词。不过,人们还是习惯用“金”“木”之类的字来表示。比如“五金”指的是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木本”指树木,“本草”即药材。
3.从使用角度来看,“金”和“木”使用频率最高,“水火土”次之,“亦”再次之。
五味,即酸、苦、甘、辛、咸五种滋味。中医学认为,五味分别归属于五脏,具有补益人体气血和五脏之精气的作用。五脏有生克关系,五味也按五脏的生克关系呈现酸、苦、甘、辛、咸五味的相生相克规律。被五行归纳在辛味、酸味、甘味、苦味、咸味5类,并分别归于心、肝、脾、肺、肾5脏。
辛:“辛”表示“耸”。“耸”,有兴盛之义,如耸人听闻。人得辛味,则精神兴奋、气血调畅,所以许多芳香药物有发散之功。所以凡是具有辛味的药物,大都具有祛风散寒,行气活血,涌吐开窍等作用。“辛,能散能横”,能散者如发表散寒、疏通经脉、宣通气血等;能横者,如行气止痛、开郁散结等。如麻黄能发汗解表散寒、防风能祛风解痉、桃仁能活血祛瘀、薏苡仁能利湿退肿等。
甘:“甘”表示土地非常甜美,甜美可以滋养万物,而甘味食物也能滋养人体脏腑。甘味能调和诸药,如党参配黄连,便可缓和黄连的苦寒之性;如甘草配附子,则可减低附子的毒性。甘味还能解诸毒、补益气血、调和脾胃,如甘草能调和药性、解毒;大枣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所以,甘味食物能健脾化湿、调和作用。
酸:“酸”表示“约束土地的甜美滋味”,有收敛之义。凡是具有酸味的药物,大都具有收敛、固涩等作用。“酸,能收能纵”,能收者如收敛止汗、实肠止泻等;能纵者如疏肝散结等。如乌梅能敛肺止咳、乌贼骨能制酸止痛、山茱萸能补肝固精等。
苦:“苦”表示土地非常枯槁,不甜美,有枯槁之义。苦,能上通于口。“苦,能坚又能下”,能坚者,如坚心益气、坚肾燥湿;能下者,如泻火存阴、泄热排毒等。中药中具有苦味的药物,多具有泄热通便、燥湿、清热等功能。如黄连、黄芩能清热泻火、苦楝皮能燥湿杀虫、甘遂能泻下逐水等。
咸:“咸”表示土地非常坚硬、坚实咸,能内实于肾。“咸,能软又能下”,能软者,如软坚散结;能下者,如泻下通便等。咸味药物还能消散结聚,滋阴潜降。如海带、海藻等能够消散痰核瘿瘤;芒硝、大黄有泻下通便的作用;牡蛎、鳖甲能够滋阴潜降,并有软坚散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