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的五行属什么?
你说的“我”,是不是你自己的意思呢 如果是自己的话 八字中,以日干为自己,其余为克泄耗日干的五行的,就叫身弱。 如果八字中,日干为壬水,月干透癸水,再遇壬水或亥水,就是身旺了(天干不重复)。 至于属性,要看四柱中五行生克的力度而定。如丙火生于春季,其他三会木土水,天干透丙丁,日主得令且通根,身强;如果四柱中金水多而火少,就算日干为丙,因身弱,也是命主需要补的。
如果你说的是你身边的人或其他人的话 日干为甲木(阳木),出生在春季,身弱。喜乙卯、癸水、申金等。 阳木就是大树,要枝繁叶茂,就要有水源和土壤。所以乙卯、癸水是必需有的。如果再有庚金劈甲引秀,这个命盘就完美了。
日干为乙木(阴木),出生在春季,身弱。 乙木就像小树苗,也需要水和土壤。但是,小树不用劈甲引秀,只要阳光雨露就好。所以,地支见寅卯辰或者局中三合木局都可以。最妙的是支见亥卯未或支成木局,天干透壬癸。因为水生木,木旺帮身,此命格富贵双全。 另外,乙木还怕丙丁火,特别是夏天出生的乙木,最怕局中有火,即使遇见金水,也属无用之金,无法改变火势。这时的乙木就像花草一样,必须有水浇灭,才能生长。所以夏季的乙木喜用冷水清洗。
日干为丙火(阳火),出生在冬季,身弱。喜丁火、木生火。 冬天的丙火像炉子中的火苗,没有木来生,就像油灯芯没油,火很快就灭了。冬至以后的丙火,一定要有木生。如果用戊己土,必须是戊土塞住了门户,使丙火有进柴之路;或者是己土化泄乙木,使丙火有所依托,才是好命。
日干为丁火(阴火),出生在冬季,身弱。 冬火最喜木生。其次才爱土、爱水。因为冬季水冷,土冻,如果先有水,再逢木,那就是沉疴枯木逢春了。 冬火不能见金,尤其忌辛金。因为金寒水冷,火无源头。就算是炉灶里的火焰,也是奄奄一息。
按照天干地支五行相生相克,有属鼠、属牛、属虎、属兔、属龙、属蛇、属马、属羊、属猴、属鸡、属狗、属猪;五行属木、属火、属土、属金、属水。因此,“偶”五行属土。
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十天干”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而“十二地支”则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年、纪月、纪日、纪时。天干地支组合后用于命名事物,或表示序数。干支起源古代,传说始自黄帝,至今已近五千年的历史。
天干地支,包括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两部分,十天干依次为:
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十二地支依次为: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搭配成组来表示年、月、日和时的次序,简称“干支纪年”。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了“干支纪年法”(农历年),纪年的排列方式如下表所示。
十二地支又分别与十二生肖对应,“子”对应的是鼠,“丑”对应的是牛,“寅”对应的是虎,“卯”对应的是兔,“辰”对应的是龙,“巳”对应的是蛇,“午”对应的是马,“未”对应的是羊,“申”对应的是猴,“酉”对应的是鸡,“戌”对应的是狗,“亥”对应的是猪。
“偶”字和“我”字同音,就是我的意思,也常用作自称。在汉语中,“吾”、“予”、“朕”、“余”、“尔”、“汝”、“仆”、“妾”、“君”、“阁下”、“麾下”,还有“鄙人”、“在下”、“晚生”、“小人”、“眷生”、“不才”等等,都是第一人称。“偶”字只是在部分地区的口语中代替“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