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的五行属性是什么?
1.读音 古代汉语中,“咏”的读音为(yǒnɡ);现代汉语中有(yǒnɡ)和(yònɡ)两种读音。
2.本义 在古汉语里,一般只有动词“咏”,没有形容词性词“咏”。所以“歌咏”、“吟咏”中的“咏”都不是动词,而是用作形容词,表示歌唱得动听或朗诵得十分美好,如《论语·子罕》中记载了孔子的一句话——“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这里的“咏”就是形容声音美好的意思。 “咏”本来是指唱或念的意思,比如《诗·大雅·文王有声》中的“百辟君子,莫不献思,乃鼓钟于宫,声如韶濩,奏鼓简靖,尽爵而行”里面的“诵”字在古汉语中是唱的意思,因此整句话可以翻译成“众诸侯卿大夫们都没有停止思考,于是就在宫内敲钟,钟声如同舜帝时的韶乐,击鼓又整齐又有节奏,大家纷纷喝完酒就退席了。”这句话里的三个“咏”其实都是指一种有节奏地唱歌或念诗词的形式。
3.引申义 后来,由于人们的用典习惯,往往把咏叹、赞美、称扬等意义抽象出来作为“咏”的本义。这种用法在古文中很常见。比如杜甫的《春望》里面就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两联,这里面的“溅泪”、“惊心”都是名词作动词来用的,意思是使眼泪溅落;“搔”是摸动的意思;“短”是减少的意思,这些动宾短语都是“使动用法”或者“使役用法”。再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里面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个句子中的“婵娟”也是美女的意思,也就是月亮的代称。这两个例子都说明了“咏”在古代诗歌里是一个相当常用的动词。
4.演变过程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古代的“咏”通常是一个动词,很少用作形容词;现代的“咏”却经常用作形容词,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个变化的过程是这样的——宋代时期有一部著作叫做《礼记》,这部书被后世学者奉为经典,因此人们常常引用其中的话。因为古人很注重引用典籍的原句,于是就渐渐地把其中的“咏”给抽象化了,变成了一个形容词。明代时期的《集韵》、清代时期的《康熙字典》都已经承认了这个事实。
5.特殊用法 除了上面说的普通意义上的动词和形容词之外,文言文中还有一个特殊的用法,即用作名词“咏”的。这个名词“咏”有两个含义,一是歌咏的文字内容;二是歌咏的方式方法。前者在《左传》里有记载:“公谓季武子曰:‘夫子何不欲也?’对曰:‘不以大夫与命乎!且夫三宫六卿外专政而内交争,乱孰甚焉!’公曰:‘然则有如予何?’”这里面所说的季武子说的话实际上指的是鲁昭公的话,但鲁国的史官却把这段话记录成了季武子的言语,原因是这段话说的是周天子的故事,如果照实记录下来就会让读者觉得不合常理,于是史官就给加上了“夫子”两个称呼,以此来表明这段话是季武子所说而非鲁昭公所言。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统治者们对于自己的权利还是很有自信的,他们认为当时的大多数人都不会去怀疑他们所说出的话是不是出自于他们的口。 再来看看后者,这个名词“咏”的第二个含义就是指具体的写作手法。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与元微之书》中曾写道:“每闻琴曲,辄谈诗道,若说幽怀,还舒短诵,自云数篇,当奉和也。”这里的第一个“咏”应该是用来泛指诗文的内容,第二个“咏”则是指用琴声表达心情的一种手段,也就是说它跟音乐有关。 到了宋代时期,“咏”已经不再作为一个动词出现,它的意义变得更加接近形容词。例如《宋史·真宗纪二》中写道:“诏翰林学士李迪撰《尊号颂》赐群臣。上曰:‘朕未尝听此颂,盖儒生以虚辞相夸耳。’”虽然这个“咏”不能算完全做形容词,但是已经具备了形容词的大部分特点,因为它是在描述文章内容的。
6.结语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是比较复杂的,需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才能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