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是什么五行?

汪景辉汪景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要搞明白的是: “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与“金、银、水、火、土”五行的区别; 这二者是不同的概念——前者是自然界中的五大要素或基本物质,后者则是古代的哲学家们,将这五大要素拟人化的产物。

其次,再来看《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原文及译文如下: 【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名曰大。 大曰逝,简曰远,厚曰载。轻策而运,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夫兹谓之道,充弥万物谓之德。故道之出言也,淡呵其无味者也。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译文】有一种东西无影无形,混然而成,在天地诞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这个解释有问题)。无声无息,无边无际,永远不变又无处不在,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强把它叫做“道”,再把它强称为“大”。

它广大无边而又运转不息,它简约而不乏内涵,它深厚能够承载一切,它能飘浮于虚空之中,又能驾驭万物。所以说它能够包罗万象、贯通宇宙万物变化之理。这就是所谓的大道,它可以遍布天下万物并滋养着它们。

道的语言清淡无味,看它却看不见,听它也听不到,用它却又感觉无穷无尽。 老子所论述的这个道,并非是指自然界的金木水火土等五大要素或者说是基本物质,因为按他所说,这是先于金木水火土而存在的;并且,也是无形无味的。因此,不能把此处的“道”理解为现代的“科学”意义上的物质构成要素和物质运动规律的概念。

那么,这里的“五形”又指的是什么呢? 从《道德经》中,我们知道:“五形”不是指金木水火土这五样具体的东西,而是指:“大”“逝”“远”、“载”、“轻策而运”五种性质或行为特征。而这五种特质,正好符合了古代所说的金银木水火土的性质—— “大曰逝”即“大”的特点就是,广博,运行不止; ——对应金属金的特性:坚固、延展性、可塑性、不易熔沸等特点;

“简”可以理解为不繁琐繁杂——“远”具有深远、延绵、长久等意思; 而“道”作为“五形”之首,则表明它是“众妙之门”—— 由此推之,所谓的“一”,其实就是指:万事万物的“本原”; 再结合第四十章里的描述:“反者道之动……”可见这一“一”应该是说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对立矛盾的两个方面之一。 在道家哲学里: “一”代表阴,象征事物的内部,是静止状态,是道的体; 而“二”为阳,象征着外界的事物,是动的状态,是道的用; “一”和“二”合起来才能成为完整的统一整体,也就是老子口中说的“道”。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老子眼中的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老子认为,世界是有个本源的,但这个本原并不是指具体的实物,而是一种抽象的混沌状态的物质的存在形式。这种物质的形态是无形的,但是却是永存、运动的,而且,它还具备包容一切的属性! 所以呢,我们可以知道,在老子的思想体系里头:“金木水土”这些东西都是道的“用”而已——是用来表现大道的作用方式的,而不是道来指代的对象本身。

优质答主

先引用一段《说文》里的“五”字的解释文字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五部》中注释这段文字时说道 “五,阳数也。” 在东汉许慎、魏晋皇甫谧的著作里都有提到过,说“五”是阳数的意思就是阴阳平衡的意思,并且引用了《尚书》来证明这个观点。 我不打算讨论阴阳的问题了,因为这个问题实在是太难解决。所以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回到主题上。 根据《说文》的记载来看。我认为这里的“器”应该是指器具和器皿的意思。因为“器”在古代就是表示容器和工具的意思(比如古代的食器、酒器),而不是指某种具有特殊作用的物体或者东西。 至于为什么这里要说它的颜色为火,其实是因为古代五行配属的颜色是这样的: 金——白;土——黄;水——黑;木——青;火——红。 所以颜色为红色的就是火的代表色。这就像现在人们用五色标出艾滋病高危人群一样。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