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在五行属什么?
五行,是古代中国哲学的一种系统观,广泛用于中医、堪舆、命理、相术和占卜等方面。五行为金、木、水、火、土;五色为白、青、黑、赤、黄;五方为东、西、南、北、中;五季为春、夏、长夏、秋、冬;五脏为心、肝、脾、肺、肾;五味为辛、酸、咸、甘、苦等。
“五”,表示天地之数,“行”是运行的意思,《律书》说:“五者,数之称,如天地五岳四时五行也。”可见古人认为天有五星,地有五行,所以称天地之数为五行。至于为何会衍生出五种基本物质的说法,可能跟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低下有关,当时的古人不能理解自然界万物变化的实质,就认为变化是不可思议的,将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加以抽象化而概括成几种最基本的状态或形态来解释世界的构成以及万事万物的形成发展变化的原因及其规律性(当然这是现在人的观点)。其实五行只是用来形容五种不同的自然现象,它本身并不是物质。 那么为什么会有金木水火土这样的排列呢?这得先从五行所代表的自然界现象说起:金指的是秋气,属西方,代表季节是收获的季节,万物成熟的时节,因此颜色为白色;木指春季,属东方主生发,颜色是青色;水,冬季主藏,属北方,色黑;火,夏季主长,属南方,色红;土,四季之一,色黄。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五行实际上代表了五种不同性质的自然界现象,它们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又相互区别,这种关联和区别主要体现在相生相克方面。根据古代中国人的想法,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包含矛盾的两方面,即对立又统一,这就是阴阳的概念。阴阳是古代中国人认识世界的基本形式。阴代表阴性的一面,阳代表阳性的一面,阴阳之间的联系和作用是通过五行实现的:木生火,因为火是以树木为燃料的,火燃烧时使金属熔化;火生土是因灶窑烧砖瓦陶器需用火,火能燃烧起黄土使之成为砖头瓦块;土生金则是因铜矿石经过冶炼方能变成铜;金生水是因为黄金可以铸造货币,货币又可以兑换成各种液体状的物品;水生木则是因树的生长需要水的滋润。五行相生即是阴阳相生的体现。五行反之亦然。 五行之间还存在着相克的关系,其具体表现为金克木,因为斧头是砍伐树木的工具;木克土是由于树木可以防止水土流失的缘故;土克水是因为堤坝和水闸都是土筑成的;水克火则是因为火的燃烧也需要水分;火克金也是因为高温可以让坚硬的金熔化为液态。
五行的相生与相克关系是可以互相制约保持平衡的,如果某一方太过或者不及都会引起五行的不平衡甚至导致疾病的发生。例如:春天是阳气开始上升的时候,万物生长此时,皆因阳气而生,若阴气不足则植物难以正常生长发育,故需补充阴气;反之若夏天阳气过于旺盛则会造成秋凉过早,影响收成,这时就要用金来克制,这样有助于秋季丰收的形成。所以说我们平常可以通过调节五行之间的关系来实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 最后总结一下就是: 以在五行之中的意思是这个单位处于一种均衡发展的状态之中,不会出现极端的情况发生从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