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属什么若?
五行是中国人最熟悉的自然哲学,也是传统医学的基本理论依据之一。然而,五行到底指哪五样东西,以及如何解释自然界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呢? 首先我们得知道什么是五行。“行”在古汉语里是一类动词,有流动、运行的含义。所以五行就是五种物质的运行状态,这个物可以是东西,也可以是现象。 那么古人把哪五种物质定为五行了呢? 东汉的《尚书纬·洪范》说:“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五行所以济万物也。”
可见五行是由金水木火土这五个字组成的,但它们出现的顺序并不是我们今天这样,而是按照金木水火土的顺序排列的: 根据汉代人的解释,这里的金指的是金属元素,木指的是植物,火指火光,土指的是泥土,而水则比较特殊,它既是指一般的流水,又是指雨露冰霜等。 至于为什么这样安排顺序,就没什么人说了。不过根据现代学者研究,当时人们将五行与天象联系起来考虑,认为金木水火土这五样东西分别对应着五星(即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同时,人们又把日月星辰与江河湖海联系起来思考,认为它们构成一个整体系统,这个系统的运动构成了整个宇宙的变化。
既然五行是用来描述天地万物的运动状态,那么为什么又用这五样东西来命名它们呢?其实这里边还有一个传说故事。 这个故事讲的是黄帝大战蚩尤时,黄帝手下有一个叫风后的人,他发明了一个战法,就是把军队分成五队,一队压着一对地向前推进,最后消灭了蚩尤的部队。后来人们发现这样的战法很有效,于是就把这种战术命名为“五行阵”。 到了战国时期,齐国人邹衍开始用五行说来讲天地变迁的道理,他说上古时代有一个大统,统废之后才有今天的天下,而这个大统是金木水火土五德相生的结果,也就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或者反过来的木克土,土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