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五行属什么?
《说文》中,有“藉”、“籍”二字,二者古同字通。 段玉裁注曰:按《汉书·五行志》“以藉神灵”,师古曰:“藉与籍本字也。”“又‘高祖被酒宿博舍里’……师古曰:‘借字作籍用之例多矣。’” “籍”的本义为“册簿”——即《说文》所言“编竹木以为简牒者谓之籍”;此外还有“登记入册”的意思——《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中有“吏民交名籍”(民众都把自己的名字登记在册)一句,这里的“籍”就是“登载姓名的名册”之意。
可见古代的户籍制度相当发达,而统治者的主要措施之一便是对人口进行管理,所以“籍”常用来指称人口或户口数量。比如西汉初年实行了“黄老之道”治国的政策,休养生息,使得百姓生活安定富足——“户愈出,丁亦愈众”。这里“户”和“丁”就代指百姓的户籍总数。 再如《三国志·魏武帝纪》有言:“今百姓穷困,举天下共戏之。”这是曹操讨伐袁绍时所发的檄文中的一记警句。其中的意思就是人民贫困潦倒,整个国家都在玩弄权术。这里的“戏”就是指玩弄权术的行为。
不过这种用法逐渐变得不常见,“籍”也就演变成了“登记人户的名册”之意,这大概跟户籍制度的发展有关吧——自秦代以来,随着郡县制在全国推广,人们开始有了固定的住所与职业,政府便把管理百姓的方法改为登记每家人的住址和从事的职业,并以此为据征发赋税徭役。此后历朝历代都沿用此法,只是名称稍有变化而已。汉代是“籍”使用频率最高的时期,《后汉书》中就有“五家为邻,五邻为里,里置里正,邻长各以什伍相联属”这样的记载。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登记人户的名册”的“籍”自然常用到极点,于是它就慢慢衍化出了其它的意思。
首先因为“籍”最初的意思是“编竹木以为简牒者”,后来这个意思渐渐就不太用了,取而代之的是它的另一个引申含义,那就是“用竹木做的书写材料”以及“书籍,文籍”等意。因此“籍”就有了个近义的词,那个词就是“簿” 。
其次呢,“籍”还常用来表示“垫席之类的东西”(垫席是一种坐具),既然“籍”可以用来做这种物件,那么它就可以用来形容一种东西,而这种东西一般指的就是某种质地的东西。根据这个道理,“籍”自然就引申出了新的含义——用于描述某种性质或状态。 而这个时候,由于“籍”最常用的意思是“登记人户的名册”,这就很自然的引申出来了两个新意思——用作动词的时候,是指将某人记入登记人口的册子内;用作名词则是专指登记的文书。这两个意思至今仍然在使用着——比如我们现在的户口本就是“籍”的动词意义上的衍生品,而身份证则保留了它的名词意思。
最后要说的一点是,虽然“籍”和“藉”可以通用,但是它们的意义却大不一样。“籍”的本意为“登记人户的册子”,所以它通常指的是客观的存在物(当然也可以用于人的身份),不能作为主观动作的宾语。“藉”则是由“垫席”一词发展而来,因而它的本质是一个形容词或者副词,而不能充当名词。这一点大家要分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