旻在五行属什么?
“旻”字,在现代汉语中读mín。其本义为秋天的天气,即秋天。《说文》有言:“旻,秋时也。从日二。”段玉裁注曰:“秋以阴见,故秋万物皆黄,二者均也。二亦秋之意也。”“天”指太阳,“二”意为“相重”、“相加”。“天”与“二”联合起来表示“两个太阳叠加在一起”,即秋分这一天,太阳位于赤经210度。这是古代中原地区确定秋季的依据之一 (另一个依据是处暑) (参见《逸周书·时训解》)。
《尚书·尧典》中有句曰:“日若昃,乃夕月于东郊。”意思是日落之时在西边祭月。这句话中的“昃”便是“日过正中向西边下倾斜”的意思。由此可知,古人将黄昏时的西山作为观测月的标志,所以祭祀月亮的时间是在黄昏时分,不是夜晚或者白天。现在北京地区的八月十五赏月时间一般约莫子夜前后,正是现代观象学所规定的朔望时刻。因此现在的中秋节其实已经不算是古人心目中的中秋了。不过古人认为一年之中的中秋最为圆满,倒是很有道理的。
《周礼·大司乐》中还有关于“旻乐”的记载:“以享懿文祖烈考。”郑玄解释说:“此宣王修明祖宗之德教而用之乐耳。”由此可见这个“旻”字还带有颂德、感恩等意思。
五行说兴起之前,我国的古人就已经有了五行概念和五行思想。但是五行说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一种哲学观念。它通过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相生相克来解释世界上万物的起源、性质和发展变化的原因。后来这一思想被引入医学领域,成为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之一。 在中医看来,人体是一个以小宇宙为模型的有机整体;天地间存在着阴阳二气及其对立统一的关系,这种关系同样存在于人体之中;自然界的各种事物都可以用五行加以概括,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以及情志、气血津液等也都具有五行的属性。 五行的每个行都与五脏相对应,如木对应肝,火对应心,土对应脾,金对应肺,水对应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