歆五行属什么五行属什么?
一、五行概述 1.1五行的概念 “行”古代汉语中,“行”有“道路”的含义;《说文解字》中说:“行,人所行道也。”所以这里的“行”是泛指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而“五行”即是指金木水火土这五个元素。 五行的最初含义与宇宙生成及万物来源密切相关。《尚书•虞书》记载了尧命羲和四子掌管天的气象变化并制定历法的故事。其中提到了四个名词:“重”“复”“申”“信”。 《尚书》曰:“若考作结言焉尔。庶月正元,辰乎乃生,日辰不臧,伏匿见祥。日时为哉!于是帝曰:‘畴若予上下草木鸟兽?’则曰:‘舜。’曰:‘畴若予上下草木鸟鼠。’则曰:‘禹。’帝曰:‘兹亦爰咨,四岳,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昏垫,罔攸遂。’四岳曰:‘咨,鲧。’帝曰:‘吁!咈哉,方命圮族。’ 岳曰:‘何辟?’曰:‘务宅。’帝曰:‘奚卒?’曰:‘如湮。’帝曰: ‘洪维工祝,名官惟纪。’ 亦予之济沮,共允克序。’曰:‘汝平水土,惟时九川熙熙荡漾,厥州厥土,时有四渎孔望疏浪,川主司事,厥壤效功。’ 曰:‘四方厥士,惟時九州岛牧伯,九牧攸出,皇天眷佑,永其延于四海。’”
由此可见五行的产生与上古时期人们对于宇宙起源的理解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关。 1.2五行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在夏商周时期,人们已经普遍接受了五行之说,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框架。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进一步充实了五行学说的发展,以儒道两家为主,形成了金木水火土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从而构建了我国传统哲学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五行学说。 儒家将五行学说视为天地自然之本,认为世间万事万物的存在与发展都离不开其中的某一行或某几行,而且这五者之间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又互相对立互补。道家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正是有了这种对立统一的作用方式才使得世间万物得以生生不息。而在春秋战国时期,一些思想家提出了“天命论”的观点,他们认为上天是万能的,世间所有的规律都由上天的意志所决定,这就为封建社会统治者的“唯心主义”统治找到了理论依据。
二、关于五行相生的具体表述 金生水,因金的肃杀特性使水凝结成冰。 水生木,因为水滋润灌溉树木的生长。 木生火,因树木被焚烧后产生了火焰——火。 火生土,因为高温使土熔化。 土生金,因为矿石被挖掘出土,又被冶炼成了金属物质。 三、关于五行相克的详细描述 木克土,由于树根要扎根在土壤中,会抑制土壤中的水分向地表流动,这样就会影响土的特性。同时土也会吸收树木的养分使其能够茁壮的生长开枝散叶。
火克金,由于火的特性会使金属熔化;同时金也容易受到烈焰的侵袭而被损坏。 金克木,因为金属器具容易割伤粗壮的树木;同时木材也可以用来制造金属制品所需的工具。 水克火,因为水可以起到灭火的作用。但烈火也可以燃烧干燥的水蒸气而产生爆炸性的威力。 土克水,因为泥土可以阻隔水流,使积水难以流走。 四、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尽管现今人们大多已不再相信这些玄而又玄的理论了,但仍有很多内容值得我们去深入挖掘去学习借鉴。正如王充所说:“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