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五行属什么?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术语。指五种物质属性(阴阳),即自然界中五种物质的性质:金、木、水、火、土。 它广泛用于中医理论中,以及中国古代的命相学、占卜等方面。而拳术五行的说法,则出自于中国的传统武术之中。 武学中的“五行”,并非单指自然界的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而是将这五大元素所具有的性质,应用到人体生理机能的理解上,并以此作为指导练习拳法的基础。
中国武术中有“内家”、“外家”之分,所谓的“内家”,就是指以道家思想作为修炼根基的武术。而“外家”则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武林门派。 “内家”注重练气,所谓“内家”功夫,就是练气的功夫。在行家和养生者眼中,人体之内便是一个大宇宙,身体内外流通的气就犹如天地间运行的阳气和阴气一样。人体内的气息运动就有阴阳五行的变化。 《黄帝内经·素问》云:“智者之治病,唯其阴阳,阳受风气,陰受湿气,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风行天上,雨降草枯。”
人要想身体健康,就必须让体内之气像自然的阴阳一样和谐运转,如果气机出现阻滞,疾病就会发生。武术中讲究的“五行相生相克”,正是指这一现象。 所谓“五行”,即是将人体的五脏比作五行,用它们的特性来类比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并将此应用于医学和武术方面。
古人认为,肝木具有生发之象,于是将它比作春季,主发散;心火犹如夏天,主升腾;脾土就像长夏,主运化;肺金如同秋季,主肃降;肾水恰似冬季,主收藏。 这样,人体五脏好比是由五个弟子组成的大家庭,他们各司其职,又相互影响,使气血在人体经络中不断运行,从而保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和健康。
武术中强调的“五行”,就是将人的肢体加以比喻和划分,形成“五行”,以此达到练习的目的。 例如,练习拳理时讲究“五行俱全”,即是要求练习者的手、足、身、腿、步要灵活全面,每个器官都能发挥自身作用。而在练习器械时,则注重“五行生克”,这是因为不同的器械具有不同的特点,人在使用它们的时候,身体的机能必然会随之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加以注意和调整。 总之,任何一门学问都需要在实践中验证并发展,武术也不例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自身认知的深化,以及社会文明的进程,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去研究和探索武术中的“五行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