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是什么五行?
这个答案会很长,请慢慢看,看完一定会有收获 先说结论:秦是木,秦始皇帝陵的土壤含有一种特殊的元素叫铝,这种东西在自然界中很稀少.但恰恰是植物的组成部分之一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实行郡县制和车同轨等项改革,其中有一项就是统一了度量衡(也就是长度单位重量单位等),而统一的标准就是以渭河里的泥沙作为制作标准器来铸造钱和量器的原料,这种土中含有大量的铝和少量铁成分,而这些东西只有在植物之中才能大量存在,所以秦始皇的陵墓土壤含有这样的物质也就不奇怪了;当然,如果你认为这只是巧合的话,你也可以去把秦皇陵挖开看看里面的成分是否真的与周围的土壤有区别 如果秦朝真的是金行或者是水行的话那也太可怕了吧.... 还有啊,关于五行生克的理论是有缺陷的,它只考虑了事物的相生相克却忽略了事物之间的转化关系以及所处环境的影响作用,所以我是不太认同用五行的理论来解读秦或者汉的王朝命运的说法的。如果硬要我说一个理由的话我就只能说古人比较信这一套嘛……
再说几个小故事好了 在春秋末期孔子曾游历齐国,当时齐国国君齐景公和卿相晏婴都在稷下学宫讲学,于是孔子就去稷下学宫待了几年,有一天他和弟子们谈论起关于五行的事 孔夫子说:“我的祖先没有做过什么忌讳的事情吧。。。”(大意如此) 子贡就问为什么这么说呢 孔子说:“我们这一支原本是商人的后代。周灭殷商的时候,将商的遗民迁往鲁国的郊外居住,后来他们便以‘商’为姓。因为我们是商人后裔的缘故,所以被认定是属水 而殷纣王是个荒淫无道的暴君,他既酗酒又好色,他的这些恶贯满盈的行为惹怒了天帝,最终被周所灭,所以我们也被认定为属阴。” “到了我祖父一代的时候,因为父亲早逝所以没来得及立嫡长子继位,而是由爷爷的庶子继承了家业,这样算起来我伯父便成了庶出兄弟中的长子。按礼法来讲庶子的地位本来就比嫡子低一等,再加上又是伯父,就更低了。因此,我父亲就比正常的嫡长子矮了一辈。”(这里涉及到古代宗法制的问题,不是太懂我就不多说了-_-||) “这样一来,我们这一支的身份就变成了水上的阳木啦!” 最后孔子还打了个比方: “你们知道我在鲁国内和国外的名声哪个更大吗?” 学生们说不知道 孔子说:“其实这很简单呀,在国内我是阳木在水中,而在国外我就是水上之阳木了啊!” 说完孔子仰天长笑而去。
第二个故事来自刘歆的《移让太常博士书》。 刘歆是东汉时期的学者,著名的经学家,他在书中提出了一个很有名的观点——儒家经典并非一成不变 他说:“从前孔子作《春秋》的时候,因为时势的关系只能写出那些能够彰显王道的内容,而那些违背礼教的东西都隐晦地写了进去,这就导致了后世很多人对于《春秋》的解读众说纷纭。等到秦朝焚书坑儒之后,人们更不知《春秋》的真面目究竟为何。如今汉兴已经过了七十多年了,许多先秦的旧典都已经得到了修复,那么《春秋》的真意也应该可以得到昭示才对,可是现在诸位都不承认孔子的真面目反而相信一些阴阳家的说法实在是让人难以信服……” 刘歆在书中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他的看法 第一例是说孔子做《春秋》的时候为了避讳鲁哀公,就将鲁僖公元年到鲁哀公五年间的年份统统改掉了,这就是所谓的“三世改制”之法 第二例是说孔子著《春秋》是为了彰扬王道而非为了谶纬之说,也就是说,《春秋》本身就不是一部占卜的书,这是从《左传》、《公羊传》等等著作都可以看出来的一点。 再来说说第三个故事 东汉末年,魏武帝曹操想要封自己三个儿子为王,大臣们都劝谏说他这么做不妥。 曹操便问杨洪这是什么道理 杨洪回答说:“过去高祖刘邦分封子弟的时候,都是按照他们的才干和能力来进行封赏的。而文帝之子曹丕能继承大统也是因为他是才德最为出众的一个。至于后来的七国纷争那都是乱自上作,跟百姓没什么关系呀!” 曹操又问:“照你这么说岂不是无论哪个儿子都可以被封为王了吗?”
杨洪回答说:“是的,只要他有这方面的才能就可以了。不过陛下您一定要慎重选择呀。” 曹操便说:“你的意思是要我将皇位传给有才能的儿子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