纾五行是什么?
“纾”字在五行中属金。 《说文》中有解释,“纾,缓也。从衣,舒声。一曰疏缓。”“缓”也是舒缓的意思,引申为松弛、松懈。因此“纾”有舒缓、宽松、轻松、宽裕之意。 金者,坚刚。“纾”的字形由衣(金)和舒(水)组成。水克火,金生水;且“衣”的甲骨文字形就像衣服的样子,因此可以理解为“衣服”被水冲淡了,变小了,从而变得舒缓了,这就是“徐”字本义的表达方式之一。
古人做衣服的材料主要是麻、丝等,现代主要是化纤或者纯棉,这些材质的特点就是透气好,穿着舒服(轻),因此“徐”的古文字形又变成了下面这样。 “徐”的现代字形中,“金”表示的意义已经消失了,剩下的是“衣”。而“衣”的字形演变过程正是古代人们对服饰的认识的过程。 先秦时,人的衣服分为上衣下裳(两条裤腿),“衣”的字形的下部是一个象形的“裳”字,也就是现代汉字“衣”的字形。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书同文政策,统一文字,“衣”的字形变为下面这样。 秦朝以后到汉代,深衣成为主要服装样式,人们把上衣下裳缝合起来,称为深衣,于是“衣”的字形变成下面这样。 汉朝末年,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的衣服样式又发生了变化,出现了“襦裙”。这种服饰一般由短上衣加长裙构成,这时“衣”的字形变成了下面这样。
唐代时,女子穿高腰襦裙,男子着窄袖小帽装,与晋代风格相似。此时的“衣”的字形又回到了东汉的样式。 宋朝时,男子官服是圆领袍衫,平民百姓穿交领或圆领袍衫。宋代文学家苏轼有一首叫《浣溪沙·细雨斜风作小寒》的词里写道:“绣被春寒夜正长,挑灯熏印看苏黄。”其中“看苏黄”的“苏黄”指的就是宋代著名诗人苏辙和黄庭坚。这里的“黄”字,用的就是这个“衣”字的古字形。
元代的戏曲《西厢记》中有“这衣裳元没半些儿差池”的句子,这里“衣裳”的“衣”也用的是这个“衣”字古字形。 明代开始,男装多呈大衣状,称“襕袍”。此时“衣”的字形变为下面这样。 而女装继续延续唐末五代以来的“襦裙”式样。因此此时“衣”的字形又恢复了东汉时期的模样。
清代的服饰大体上继承了明朝的风格,但旗人和汉族人的着装还是有区别的。清初实行剃发令,汉人为了表示反抗,就故意把头发弄得很乱很糟,以此来表示自己不肯“屈服”的形象。因此当时“衣”的字形又有了一点点变化,表达出这样的意思。 另外多说一句,现在很多人名字里面有个“莹”字,这个“莹”字最早出现在清朝文献中,是皇帝赐给大臣们的名字。比如《清雍正朱批谕旨》中就有“朕惟皇叔永斌,勤劳夙著,今其爱子延珙,当奕禩相承之庆,用广延绵之愿……”其中的“延珙”就是皇族后裔的名字。后来这个名字逐渐普及,成了大家的名字。而这个“延珙”用的就是“延”的繁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