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五行是什么?
这个“五”不是指数字,而是指五种行为——金、木、水、火、土。 《礼记·檀弓下》:“夏后氏用明器,殷人用俑,周人用陶。”郑玄注:“殷以土偶为人。”孔颖达疏:“古者凡葬必起墓,谓之墓祭;殷王则于墓而不封。”可见在殷商时期,人们已经用土做成人形明器了。 周代初期,天子、诸侯都有专门负责管理祭祀的官,称为“司祀”。天子有太祝,国君有大夫,卿、大夫有士。这些掌管祭祀的人,要了解“五礼”——吉礼(宗教祭祀)、嘉礼(宴享酬送)、军礼(作战仪式)、凶礼(丧葬礼节)和宾礼(交往礼仪),还要懂得“六仪”——冠冕之仪、朝聘之仪、觐见之仪、饮射之仪、燕享之仪、丧葬之仪等。 到了周代中期,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这类职业越来越多。如西周末期,王室衰微,诸侯势力扩大,周天子不再像过去那样拥有很高的权威,所以为了显示自己的尊贵,就在礼节上越来越讲究,而不少穷苦人的礼仪习惯开始遭到鄙视。这时出现了“八佾舞”。
所谓佾,是指行行列列。古代祭祀或者庆典时,都要安排人数相等的舞蹈队来表演,这种队形的宽度就是一佾,相当于现代人眼里的方阵。过去孔子批评鲁国君主使用八佾舞,认为这不符合典礼的规定。不过据说当时鲁国的国力较弱,实在没法跟强国相比,所以只好在礼仪上做些文章,争取别国对自己的尊重。 战国末年,秦孝公重用卫鞅(即商鞅),实行变法,秦国国力迅速增强。为适应新的形势,秦孝公于公元前350年下令修建宫殿,同时修建陵墓。根据史书记载,秦筑宫庙,“乃引渭水作池,环之,周匝十里,广兴宫室。”可见这一工程规模之大。
另外,在这座新宫的北面,秦孝公还建造了一座象征性的方城,用以展示自己国家的实力。秦孝公去世以后,这座方城被用来埋葬他。 汉代学者杜钦说过这样一段话:“商鞅之初为秦将也,小邑未复,诈谋未尽,是秦之名将也。今以一品爵居位三公,富贵甚盛,而智术浅短,过不可忘,罪无可赦。”这里的“诈谋”就指的是他用欺骗的手段获取胜利,“小邑未复”指的是他偷袭魏国都城安邑并成功占领的事情。 商鞅变法的本质是什么?就是用法家思想统一人们的思想,加强中央集权。为此,他做了很多符合法家思想和原则的事,比如推行郡县制、打击贵族势力、建立封建官僚制度等等。但是法家并不排斥仁德,也不反对礼乐教化,只是他们认为这些都应该由国家来统一制定标准和准则而已。所以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商鞅建立的功勋,其实正体现了中国传统中“王道”的精神——内强国力,外显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