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五行属什么?

芮士平芮士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是古人基于生活体验而归纳出的原始世界观,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所组成的。它们相互滋长、相互作用,维持着世界的平衡与稳定。 这种朴素的原子论观点影响了中国人看待万事万物的思维方式。在阴阳五行学说中,宇宙被看作是一个巨大的阴阳五行结构体系,其中阴与阳起着支配作用,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则起着影响作用。 人们把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都纳入这个系统之中,用其来阐释世间万物起源、形成及其发展变化。阴阳五行学说是古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

在佛教中并没有“五行”一说。但将世间万象划分为五大类,则是可以找到源头: 《大般若经》中提到“云何为五?谓色声香味触。如是等法名为五趣。何故名为五趣?以此五法能招后有,如影随形,不可分离。”[1]意思是说,色(物质)、声(声音)、香(气味)、味(味道)、触(接触)这五个因素能招致未来世的果报,就如同影子伴随着身体一样,是不可分割的。

由于色是物质,属于有形的,其他四者都属于无形,后世人多按照佛经中所述,把宇宙万相分为“五色界”。 在佛教看来,我们现实的世界仅仅是众生所感知的虚幻之一——众生感知到的是一种虚妄的境界。这些境界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变化,犹如梦中的景象时隐时现。 除了这五彩缤纷的物质世界之外,还有四种虚妄的境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和虚空界。它们合称“五界”或“五色界”。

这每一界都有它独特的生命体,有着不同的感受,并且因业力不同而轮回转世的方式也有差异。虽然这五界的生命体千差万别,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根源——“阿赖耶识”(也作“阿赖耶心识”)。 “阿赖耶识”好比一个大的仓库,储存了众生过去世的善恶业因。这些业因在遇到外界条件时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从而招来未来的业果。

《瑜伽师地论》中说: 譬如世间有诸种子,彼一切种皆依大地,水及空气能为滋润,热恼等为生长因缘,由此因缘,能生众果。又如世间种种树根,须弥山王为顶,日月星宿周遍围绕,四洲大海咸皆浸没,于此中间或有大地,或有虚空,或复大水,种种差别。由昔所造诸不善行,识为其根,于此五界中,或堕地狱,或居饿鬼,或生人间,或升天上,或处边地;以是因缘,各别受身。 [2]

这是佛教对众生如何轮回的解释,从中可以看出,轮回的主体是众生各自的“阿赖耶识”,而且每一种生命体都有自己的业因缘,因此每个人的轮回方式也是不一样的。 但若从哲学层面来看待佛教的轮回学说,就会发现其中并无客观的实体来支撑其理论。正如《百喻经·观佛喻》中所述:“观佛菩提,本缘甚微,譬如有善男子、善女人,得闻佛名,欢喜踊跃,即发无上正真道心,乃至功德圆满,具足解脱智慧之炬,成最正觉。何以故?以自熏习,离垢清净,志坚如金刚,行妙如宝,故能得至无上菩提涅槃。”

也就是说,能否得到解脱,取决于当事人自身“愿力”的大小和“修为”的深度。在这种意义上讲,“阿赖耶识”作为轮回的主体似乎并不充分。当然,这对于一个有神论的人来说可能是难以接受的。

贝妍淇贝妍淇优质答主

五行,相生相克是自然规律也是宇宙的规律 《五行大论》中说:“木火土金水,本五气,化五形,以次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此顺行也;火克金,金克木,此逆行也” 这里所说的五行是指五种物质(或运动)形态而不是指五种元素! “天地之间,五行循环……所谓‘生生’者,木火土金水也……”所以自然界中的万物都是这五大元素的化身,没有例外。 所以如果有人说水属阴、土属阳这种话那他就是在说废话了(当然在医学中还有阴阳的说法)。 如果再深入一点思考这个问题就会得到这样的结论——既然万事万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由这五个元素变化而来那么当我们在分析它们的时候为什么不从它们的本质入手呢?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