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属于五行什么?

山永军山永军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明确一点,天干地支不是五行的代称。天干的“干”指“天干”本身。地支的“支”有“枝”的意思,指干支的树杈。 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一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春分处于其中,平分黑夜和白天,所以春分是昼夜平分、阴阳平衡的时候。

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中每个月有两个节点,分别是初一和十五,所以每月都有“双节点”,只有二月没有“双节点”,只有“单节点”——立 春。 一元分为十二辰,即子丑寅卯……亥丑。每个时辰相当于两个节气的长度。每一个节气又被细分为三个阶段,每阶段15°,分别用“刻度”称呼。

冬至开始,白昼一年中最短的一天,从地球公转轨道上看,太阳位于南回归线,冬至之后,太阳由南向北移动,白昼一天比一天长了;到了惊蛰——春分时节,白昼达到全年最长,之后就进入了“昼短夜长”模式了。 每个时辰都有“加一刻”“去一刻”的说法,如“子时九刻”“午时三刻”等等,也就是现在的凌晨0时至1时,以及正午11时至13时。

那么“四”属什么呢? “四”相当于古书上所说的“未时”,就是现在下午13时至15时,这个时间段阳光强烈,万物茂盛,正如谚语所说“七九河开,八九雁来”,正是万物生发的好时候,所以说“四”五行属“木”。 顺便说说“末”字。“未”与“末”相通,都表示午后这个时间。不过“未”字的写法比“末”字多一横,因为“未”的字形像树木,而“末”的字形像草木。

邴嘉玲邴嘉玲优质答主

这个五行的“行”字是动词的意思,也就是说古人认为水火木金土这五个东西是可以流动的,比如水能流到海里、火也可以烧成灰烬等等。所以从这个角度看的话,土是静止不动的,因为不可能流动;但是其他几个都是运动着的。 至于为什么四在中间而不是下面呢……其实古代有上下左右里外等方位概念(现代汉语中只有前后左右),而东南西北则是相对于现在的正东正南的正西之类的方向而言的——古代的南北与今天的南北不是一个方向的!而且古人的上并不是指上面的意思,而是指南北,也就是和现在的上相反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