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为什么属?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先秦诸子的阴阳五行说。它认为宇宙万物由五种基本元素——金、木、水、火、土——构成;事物和现象的多样性,是由这五种元素交替作用形成的;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制化的关系,并在循环往复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中医基础理论中“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的观点,就是建立在五行学说的基础性之上的。 五行学说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人体的五脏六腑、五体、五味等,其中五脏与五行的对应关系是: 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肝属木,肾属水。 五季(春、夏、长夏、秋、冬)与五行的对应关系是: 春属木,夏属火,长夏属土,秋属金,冬属水。 上述五行属性是人体生理功能的体现,如肝主疏泄而恶抑郁,其五行属木,具有升发透解的特性;心火下行温煦脾土,其行属火,有温暖明亮的作用;肾阳蒸腾脾土,其性趋下,滋养肝木,肾水和肝木相互生发,如此等等。
五行学说作为传统中医学的理论支柱之一,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指导临床实践中。如治疗心脏病的药物常配伍桂枝、附子等温热类药物,因热性病患者多有阴虚血热的症状,故用药多取寒水之味的药,或选咸寒清热之品以制约温热药物的温燥之性;又如肝病宜补肝阴,常选用枸杞、当归、山药等滋补肝肾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