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实五行属什么?
从字面意思来看,“橙”由“东”和“青”组成。“东”在五行中属木,“青”在古代与木同属于少阳系统,因此也属于木。所以,“橙”的五行属性应该为木。 不过这样解读似乎有些单薄,不够充分。其实,“橙”的五行之所以为木是有其深刻的根源的。这还要从“橙”的本义说起。
“橙”的本义是一种水果的名字。关于这种水果,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这样解释的:“橙子,果也。”清代段玉裁注云:“今江南所产橙子,形圆而赤。”这里说的“橙子”,应该就是“橙”的本义所指的水果——橙子。这个名称最初见于汉代著录于《西京杂记》中的“橙子”。
我们现代的汉语词典中所收录的“橙”字,其第一个释义就是“常绿灌木或乔木,果实椭圆形,橙色,成熟后变黑色,可供食用”;而这个释义的字典出处正是东汉的《汉书·王莽传》:“莽恶医药食鱼彘鸡狗,恐伤神明,化及民人,遂下书曰:‘诸吃菜蔬,而不吃鱼肉鸟兽者,有权,而不得为名’……是时,匈奴寇边甚,莽使太保、更始将军廉丹帅十万众击讨之,师次天水,旱蒸。军士饥疫,死者且半。故山东人多愿往来,求食其中。”这里的“菑”字音zī,指灾荒年景。
“饥馑”(读jǐn)也是这个意思。东汉王充的《论衡》中有:“时遇饥馑,人在道上,土随人去。”又“遭逢饥馑,人自为战。” 也就是说,在东汉末年,出现了“饥馑”,“菑”指灾难的意思,“灾”通假字的用法。
而“橙”字在古代除了有“橙色”“橙黄色”的意思外,还常常用来形容“枯槁”“焦黄”的脸色或者表情,比如说“愁苦”,古代文字中“愁”上面部分就写作“秋”。唐代文学家韩愈的《祭十二郎文》中有一句“颜色憔悴,面容槁刻”,其中的“槁”“橙”字都是描绘“枯槁”的样子。 而“老”字的本义就是指“头发花白”“皮肤粗糙”,引申为“年老”“年久”;同时,“老”字也用于形容草木枯萎。如宋代梅尧臣的《鲁山山行》:“一树寒樱带雪看,人生看得几回春!”其中“寒樱”,用“寒”来形容“春樱”,显然用的是其引申义,即“冷”或者“不温暖”的意思。
由于“橙”的本义是指一种水果,而这种水果成熟的时候果肉呈橘红色,所以“橙”字带有“红”字意味的五行属性自然是不能忽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