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徐五行是什么?
1、姓氏源流 战国时,国灭而族存者,多冠其国之名以为氏;国灭而族亡者,多冠其君之名以姓之。《百家姓》所收录的复姓,大多为春秋战国时代的诸侯国名称,也有个别属于汉魏六朝时的诸侯国名或唐以后藩镇称号。其中多数姓氏来源明确,载籍可靠。
但也有一些姓的来源已难以考实。如徐姓,据《通志·氏族略》及《古今姓氏书辨证》所载,系因齐桓公封功臣徐国于郯(今山东郯城),其后子孙以国为姓。又据《元和姓纂》所载,周穆王时有徐国,姬姓,建都涂山(今安徽怀远),至楚惠王时,徐国被灭,迁其民于吴(今江苏苏州),遂以吴为国邑,改姓吴氏。
上述两条材料所述是否一致,诸书所载是否可靠,这些都有待进一步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徐姓是战国时代的一个姓氏。 2、迁徙分布 关于徐姓的发祥地,以上所述两条材料均认为在今山东境内。但也有人认为在今河南境内。《史记·陈杞世家》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山。”清乾隆年间南阳府知府杨嘉绪撰写的《重修南阳府志》称:“舜之胡服,其子商皆封于此。”
杨嘉绪所说的舜之子封地在今河南南部,当是舜的儿子商封于虞的地方,即今商丘市东南虞城县营廓乡。《辞海》引《水经注》曰:“虞城北十余里,有故墟,城隅之地,犹可耕田,世谓之‘虞城’。”这里说的“城隅之地”,即指商所封的虞城。说徐姓发祥于豫东豫南这一带,是比较可靠的。
汉代之后,徐姓有了较大的发展,人口和分布范围都有了扩大。东汉末年,徐州刺史部治所设在彭城,辖今江苏长江以北及山东南部一带。魏晋南北朝时,南方各地出现了不少高门士族,徐姓亦在其中。此间,徐姓在南方的发展明显快于北方。
至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平陈之战后,南方的吴姓出现衰微,徐姓取而代之,成了吴头的代表姓。从此,徐姓在南方一直雄踞着老大的位置,直至明清时期。
明代初年,江西弋阳、贵溪等地的徐姓客家人北上迁居闽粤等地。清代初期,闽粤等地的一些徐姓人陆续移居台湾,还有赴日本、东南亚和欧美他乡的。
如今,徐姓在全国的分布大致是:广东最多,占徐姓人口的17%强;其次是四川,占16.3%;再次是浙江、湖南和贵州,各占10%~11%。其他各省几乎均为少数民族或有少数民族血统之人。徐姓是一个典型的汉族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