堦在五行属于什么?
阶的繁体字是階,部首是辶,所以它是屬於走之旁的。 《康熙字典》中,对“階”字解释如下: “階”字五行为金,且爲最吉之字。
1、“階”字五行属金;
2、“階”字在名字中的含义及意义如下:
a)「登級」、「升迁」之意。如「階層」、「階級」等。
b)「梯子」。如杜甫詩「手攜竹檻上新栽」之「階」指梯子。
c)「道路」、「途径」。如李白詩「雲來龍鳳闕,日轉梧桐階」之「階」指道路。
d)「位次」。如「階序」(同「次序」)、「坐無遺鰓,列無虛階」之「階」指位次。
e)「因緣」、「際遇」。如「風雨共雲霓,羈旅長飄颻。萍浮如水氣,櫛撚如霜髮。未窮輪奂極,已覩明堂輝。」之「階」指因緣。
3、“階”字的字形演变 4、“階”字的字源演化 由圖可知,“階”字最早出現在高古文字中(殷商甲骨文和周代金文里)且寫法不定,直到小篆才固定了下來。
5、“階”字的字型字理 「階」字是由「高」與「上」兩個意符組成的會意字。這樣構字的方法叫做「合成」。上形下聲的字很多,比如:臺、蓋、花、底、題、頂、簡、底等等。
「階」的字形為一阶梯狀,上部的「高」表示與高有關的意思;下部的「上」表意,但它的本義早就沒有了,今天所用的「上」都是「高」的附義。 所以「階」的字理就是,向上攀登(高)并且要一步一步地爬(上)。
汉字当中的“阶”字,在五行中属于土,其字形表示建筑物的底座,即“土”为“阶”之源。在汉字中,底座之象比比皆是。例如,“坛”字是祭祀的台阶,“坛”是人到天的台阶;“岚”字的意思是山里笼罩的烟雾,“山”是“岚”字之源;“塘”字本义是水池,“土”是池塘之源;“垆”字是指用泥土烧制成的酒器,“垆”中之“酒”来源于“土”;“坛”字即古代祭祀、宴会和节庆时用来盛放牲肉的木盘,也是人们到天的台阶,以“土”为源;“城”字从“土”,本义是一种盛酒或米的容器,“土”是“城”字之源;“垣”字表示的是用土筑成的矮墙,“土”字是其字之源;“堙”字本义是堵塞,“土”是“堙”字之源;“坛”字指古代用于祭祀的土坛,以“土”字为源……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土”与“五行”的“土”,既有相合、亦有相异。“合”的方面是指,两者都突出“土”的负载、承载功能,如在人体中,人体的脊背、四肢和毛发被归属于“土”的属性。在《左传》一书中即有记载:“土方之田,戈攻其金。”意思是说在中原地区,以土地为田,伐击攻杀以金属为材质的兵器。在西方文化中,也有类似的说法,如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大地女神”盖亚,就是大地母亲的象征。
在中国文化中,“土”与“生”,“土”与“土”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如古代社会中常以土地或谷物作为祭祀活动的供品,这是由于“土”与“生”、“土”与“土”之间有相生相成、相合相济的关系。在《说文解字》中,“阶”字的解释是“土”,其含义是指“土”有“阶”的本义。中国传统的“五方化育”理论认为,“金、木、水、火、土”五行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国语·齐语》中载:“土之高下,壤之肥沃,以封之。”这是说,封君的国封范围是以“土”肥沃程度为依据的。在西方文化中,以“土”为生,且认为“土”能生“金”,如古希腊人认为铁生于大地,又如古希腊神话传说中大地之神乌拉诺斯(乌拉诺斯,乌拉诺斯,希腊神话中的大地之神,是提坦,古希腊神话中天空之神盖亚与大地之神该亚所生),其在古希腊人的心目中被视为“万神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