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字五行属么?

汤胜利汤胜利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帝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写作“丅”,像一个人面向下跪的样子。金文作“帝”,将下面的一横移到了上面,是下面一横像一顶王冠的意思;小篆作“帝”,下面一横变成了两横,且上面一横变短了;隶书变“帝”为“迪”;楷书作“帝”。 帝的本义就是天子、君王。《说文》解释道:“帝,帝王之尊称也。从丅,示天下万物之所极重。” 那么为什么用“下”(丅)来表示“天(王)”的意思呢?原来在古代人们的认知中,天在上,地在下,而人位于中间,也就是“天地人”三才的概念。《礼记·檀弓下》写道:“君举必书,书序则必谓之‘帝’。”意思是说君主如果做出某些举动,史官就一定要记载下来,如果记下来了就必须称之为“帝”(意思是这些举动都是皇帝才能做的)。

由于古代的君王认为自己受命于天,所以往往自称“朕”(我),他(她)们认为这样称呼自己就是告诉世人,他们才是上天派到凡间的代表。于是“朕”就成了皇帝的专称。 后来“帝”又引申出“主宰”、“统治”的意思。曹丕篡汉自立后,曾下诏书说自己继承的是汉朝的宗庙,统治权是从天子那里得来的,应该尊号为“魏帝”。北魏孝文帝改革鲜卑旧俗,采用汉文化制度的时候,也给自己加上了“帝”的称号,改姓“元”。

此外古代还有“奉天承运”的说法,意思是奉天命而行使掌管天下的权力。这就是“帝”含有“天”的意思的证明。 最后再来说说“帝”字的五行属性,这个问题问得真是时候,因为现在正好是农历二月龙抬头的时候。古人以地支纪月,卯月的月份就是二月龙抬头,这个时候正是草木发芽,万物复苏的时令。在八字命理中,乙木代表草本植物,而卯木就是乙木的长生之地。所以乙木又叫“斗甲”,即指北斗星中的甲星。

古书上常常提到“甲木”二字,就是指的北斗七星(包括左辅右弼)的第一颗星。《星经》中说:“斗魁有四星曰杓,总曰斗。”其中的“杓”就是现在所说的“北斗七星”。这斗杓之首的甲木就代表了皇帝。因此“帝国”、“帝制”的“帝”属于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干中的一“甲”。

姬小笳姬小笳优质答主

帝字的五行属火,用五行解释人的形体和精神,“形以水为名,神以火为名,神在形中……”也就是说,人的形体是禀受于自然界气中的水部分,而人的精神意识是禀受于自然界气中火的部分的。形体内的火不能失衡,精神也不能过度耗散。一旦失衡和过度耗散,形体之水无以制约,即成为导致疾病发生的病理基础。由此看来,五行其实是中医对人体和外部环境的总体概括。

“五行归类”是确定五行属性的方法,是指把宇宙万物的各类现象,根据其不同的作用和性质,用归类的方法,分别归属或划入五种不同的类型。这些类型就是木、火、土、金、水这五类的代表形式,又叫“五材”(或伍材),是五行的基本要素。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