蠃字五行是什么?
“赢”字的字义,根据《康熙字典》解释为:“旧作‘嬴’。俗作‘赢’。”可见“赢”是“蠃”的俗字。而“蠃”字在现代汉语中通常写作“螺”。 那么“蠃”和“螺”的偏旁不同,读音相同,意义相关。从字形上看,二者显然不是同一字;但从字音、字义来看,二者无疑具有某种联系。所以古代有一种说法认为“蠃”即“螺”,这种观点似乎更有道理。
比如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虫部》:“蠃,蚌属。”段玉裁注:“俗作螺。”又清代段玉裁著《古文三十六书·序》:“蠃字今作螺。” 不过这种观点也有问题。因为“蠃”的字形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并且跟金文的字形很接近,都像是长着尾巴的虫子。可“螺”的金文字形到了战国时代才出现,而且跟“蠃”的金文字形差别很大,完全不像虫子了。
此外清人王引之著《古文句法演义》:“蠃字当作螺。古文字‘螺’皆作‘’,至小篆始作‘蝸䋕’。” 古人关于“蠃”即“螺”的说法其实是后起的,是由于“蠃”的字形古文字特征较为明显,不易识别,而“螺”的字形经过了秦小篆、汉隶书的发展演变,已经符合汉代文人日常书写的习惯,所以这种观点站不住脚。
我认为,还是应该坚持古文字学者们的观点,即“蠃”就是上古时代一种水生的蜘蛛类动物,而非“螺”(包括海里的螺和陆生上的螺)。 因为“蠃”的字形在殷商时期和西周早期还比较像蜘蛛,到春秋战国时期已渐渐像“螺”了,而“螺”的字形到了秦汉乃至后代才变成现在这样。所以我们今天看到“蠃”或“螺”的字形,其实反映了它们各自不同的起源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