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属于五行什么作用?

杨宏均杨宏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来讲讲中医对风的理解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风这个病邪在自然界中变化最大,最为复杂,古人用五个字来形容它的特性“轻扬开泄”,它像飘扬的柳絮,来无影去无踪;也像春天的阳光和煦却难以阻挡。 风还有一层含义是指人的状态,中医学认为人有阳气、有活力、主动、热,这些都是阳性的特征,我们称之为阳盛,与“风”的特性很像,所以风又代表着人体的这种健康状态。

《黄帝内经》提出过这样的理论“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聪明的人养生要做到因时制宜,根据四季的变化调整生活规律,不让自己处于“风邪”之中。 其实这说的也是防病保健的道理,人只有做到顺应自然,劳逸结合,心态平衡,才能不得病。

诸葛舒筱诸葛舒筱优质答主

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的运动变化。这五类物质是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

中国古代先哲用五行间的互相生发和克制来阐释宇宙万物的运动形式,表达协调平衡的运动规律,这是对矛盾规律的形象化概括。《素问》对五行的解释是“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中医把人体的五脏和宇宙中木、火、土、金、水的五行相类相从,并以此为基础,以五行的生发和克制运动阐释五脏之间的生理关系,形成五行学说五脏系统理论。以五行对应五脏为:木 → 肝;火→心;土→脾;金→肺;水→肾。

五行系统学说的哲学基础是“天地人合德”观。“德”是体现“道”(规律)的具体功能作用。人从自然界中取得生存发展必需的物质,在身体的生理活动中转化为具有智能的生命活动,而具备了与世界合德的能力。

木的作用为曲直,“曲”为弯曲运动,“直”为伸直运动,“曲直”就是伸缩、升发、生发等运动形式。肝的疏泄功能推动了升降出入功能的正常发挥,使气机疏通畅达,气血和谐协调,脾胃升降功能正常,血液充满脉内,肝之疏泄功能保持疏泄畅达,这些生理功能运动形式与木的作用相类,故认为肝的生理功能具有木的作用,属“木”行。

火的作用是向上、向外、温热。“炎上”就是向上、向外的温热运动。心主血脉,行血气,血气是体内热量营养的载体,心血的运行布散具有火的炎上运动的特征。心脏的搏动是心气推动血脉的运行动力,温暖着全身,因此,心的生理功能具有火的作用。

土的作用是生长、化育、受纳、承载。“稼穑”是生长、化育的意思。脾喜燥恶湿,具有受纳胃腑水谷与腐熟后的精微物质,并将其广泛而均匀地布散到身体四肢百骸、肌肉、皮毛等处,为各脏腑、组织、器官提供营养,同时把机体代谢产物向下输送,化痰助渗,这些生理功能的运动形式与土的作用相类,故认为脾的生理功能具有“土”的作用。

金属的特征是顺从和变革。“从革”就是顺从和变革。顺从是指肺之清肃下降的生理功能,变革则是指肺的“主气、司呼吸”和“主治节”的生理功能。肺主呼吸,呼吸出入是一种顺从的运动;肺气肃清下降,调理全身气血,具有变革作用和特点,与“金”的从革运动相类,故认为肺的生理功能具有“金”的作用。

水的作用是滋润和向下运行。“润下”就是湿润和向下运行。肾的生理功能包括了主藏精、水液代谢、主纳气等,肾液(精、气、血等)有滋养全身的作用,人体水液吸收后,向下向内运行又大多从二便排出体外,这一生理功能的运动形式与“水”的“润下”运动相类,所以认为肾的生理功能具有“水”的作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