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五行属于什么?

庄鑫翔庄鑫翔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黄帝内经》中提到,“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血气之海”、“主疏泄、司郁泄”、“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道)”“五脏之所生病,皆源于经俞” 又提到,“脾者,土也,治中央,东注于海,其气慢(形气缓)而热,其味为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中为人君,下为志士。”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 由此可知,中医所说的"心"并非单纯指现代医学中的"心脏"器官,而是包括"心脏"在内的多个器官的整体功能状态。

如果仅仅以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待"心"这一生理功能,显然是片面的。 五脏中有肝、脾、肺、肾四脏,其中没有心,但《黄帝内经》中提及的"五臟之大限"和"五脏所病"却包括了心与小肠,可见心在小肠之外,还与其他脏器存在密切的关系。

同时,从经络系统来探讨心的机能时会发现,手少阴心经与手厥阴心包经分别连接手部、胸部,而两者都通过经脉联系其他脏腑,因此可以认为心与胸部的相关脏腑是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 在经络系统中,有"手少阴之别系咽嗌";在五脏六腑相连属关系中也有"心中疾,取之于舌"(此处之心应为脑髓中心,见前文论述)。 心在五行属火,有温煦、升腾的特性,故《黄帝内经》中说,"心火上升,则气顺调而血液运行无阻。"

幸新瑞幸新瑞优质答主

中医里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不仅指这五种具体物质本身,而是五类物质的总称。五者之间保持动态的平衡关系,相生相克,相辅相成,推动和维持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人的五脏配属五行,分别为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如肝木生心火,则为事物正常发展的规律;而肝木劫土,则使事物发生异常变化。中医学主要采用取象比类和推演络绎两种逻辑方法,将人体的脏腑形质、生理功能、经络组织等与无限丰富的外界事物和现象,通过五行的广泛归类,建立广泛的联系。从而能用五类不同的物质及其相互关系,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并用五行生克乘侮规律来说明和分析人体疾病的传变,阐发脏腑疾病的治疗规律,提出五脏疾病的治疗大法、用药原则。

即“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如肝病传心是木火同病,宜清肝泻心;肝病传肾,是木不疏土,宜滋肾泻肝。肝病及脾,则肝乘脾而土衰木盛,宜抑肝补脾。如果土气实而木虚,可泻土而补木;木气实而土虚,当虚其木而实其土。但必须注意,只有在疾病过程中,确实存在着“虚则实,实则虚”的反常情况时,方可运用从治反佐的原则,否则仍应以“虚则补、实则泻”为原则。总之,无论采用什么方法治疗,都必须遵循五行的生克制化和乘侮相胜规律,否则会伤正害人。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能独明者,则独明耳,夫子之言兵者,乱之始也,无兵之世,惟圣人以无为上”。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