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日期看五行?
这个问题我几年前就思考过,也写过相关的文章,不过那时候只是凭个人经验写了一堆不成熟的东西。现在再来看,的确有很多不足之处,也希望能和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说起看八字的方法有很多,最常用的就是干支历了,因为干支历是上古传承下来最完整的文化符号,而八字则是由十神、六亲、宫位等组成的分析体系。
要想通过干支历来推演出八字的信息,那么首先要搞清楚八个字的来源——年柱、月柱、日柱和时柱,这四个部位每一个都由两个天干一个地支组成,也就是四个干支为一组。 然后再结合流年、流月、流日和流时来看待每一组干支所代表的具体信息。
当然这看起来很简单,但怎么判断干支的旺衰和关系可是有大学问的,因此我当初写了篇长一点的解答。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我之前的文章 在上面那篇文章里,我介绍了十个基本原理,即十天干为阴阳五行,十二地支为阴阳五行。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相生相克、比劫扶助、印绶化泄、官杀制克、食伤生财五个方面;还可以分为旺衰程度和旺衰方向,以及十神的定位。
通过这些关系我们可以把日干和年干的五行属性先定出来,然后结合其他各干支的关系,找出对日干最有利和最不利的元素,从而进一步判定日干的旺衰。至于月柱、时柱在八字中的位置虽然也很重要,但因为影响日干旺衰的因素主要是年干支,所以月、时干支的影响可以被忽略。
在确定了日干旺衰后,我们就可以结合十神来具体分析八字所代表的人生了。 以上就是通过干支来看八字的大致思路,其实这种方法非常浅显,真正想熟练掌握还需要多练手。
古人通过观察太阳运行,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这二十四节气就代表着一年中大自然环境的阴阳变化。有四个节气代表着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分别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还有小满、大雪两个节气分别表示阴和阳到达极点;而冬至和夏至则分别表示物极必反开始相反的方向转化。所以阴阳转化的规律正好在冬至和夏至两个节气上体现了出来。在24节气里,阴阳的盛衰变化,是通过5个阶段来实现的。分别是初、壮、长、盛、衰。五行是用来表示这种变化规律的五种性质。也就是木、火、土、金、水。那么如何通过日期来分析五行呢?先来学习一个歌诀。
年神歌诀:
甲年丙合是天罡,
乙年丁合为太常。
丙午戊戌年遇癸,
年逢己酉合丁当。
庚年日合逢于甲,
辛地壬遇是天罡。
壬癸年合丙和戊,
五子年逢乙是良。
歌诀解释:
知道了年、月、日、时中的天罡、太常、五良字样,那么又如何推算呢?请看“年神歌决”。
甲年丙合是天罡,天罡,即武曲星神。即甲子、甲午年逢丙子、丙午、丙寅、丙申日者,主贵。
乙年丁合为太常。太常,即太师之位。即乙卯、乙酉年逢丁卯、丁酉日者,文运通达。戊为土,癸亦为土,土旺于夏。丙午日当午月而逢壬,丙得子旺,辰为库土,子水化库,大吉大利。
丙午戊戌年遇癸,即丙辰、午辰、戊辰、戊戌、戌辰年逢癸丑、癸未、癸巳、癸亥日者,诸事皆吉利。
五子年逢乙是良。五子,即子年、卯年、午年、酉年、亥年。即逢子、卯、午、酉、亥年逢乙酉、乙卯、乙巳、乙亥日均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