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在五行中属什么?

终曦终曦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好! 古代中医理论体系中,“五”是一个很重要的数字。为什么是五个而不是四个或者六个呢?这源于对宇宙天体运行轨迹的观察和认识——古人发现,日月星辰似乎都在绕着一个中心运行,而这个中心则有五个亮点排列在一条直线上,所以形成了“五行”——金木水火土。

每个行都包含两个元素,比如火行包括丙丁火,水行包括壬癸水;每个行还都有特定的颜色,比如火行是红色,木行是青色等……这些都可以在前人著作中找到记录。 而这“五行”其实就暗含了阴阳的概念在其中。因为阳极生热,阴极生寒,而五行对应着五种不同的温度——温、热、燥、湿、凉。

所以说,中医理论中的五行其实是阴阳五行,其属性还包括昼夜时辰,春夏秋冬,东南西北等等自然规律。而人的身体其实也是这个大自然的一部分,所以人体的阴阳五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 用现代医学来解释,可能就是在人体器官中,有一些属于“阳”的部分,有一些属于阴部分。而每一个部分又可分为多个小部门,这样就有了阴阳分化的概念。如心脏分为窦房结、节律系统、传导系统(相当于中医中的心主血脉系统和心神系统),每个系统又有阴阳两部分构成。

至于如何分,就看各人体质的不同以及外界因素的影响了。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情绪,大喜大悲大怒都会影响到阴阳的变化,所以中医有“喜伤心”“怒伤肝”“恐伤肾”的说法。 至于你说的阴阳五行中的“重”字,我个人认为是指五脏之中的阴阳平衡而言的——因为五脏之中,心为君主之官,肺为大帅之名,肝为将军之官,而肾为作强之官,脾为仓廪之官。也就是说五脏之中,只有脾胃之属土,可升可降,只有肾水和心火一上一下,保持动态的平衡,其他脏器都是偏阳或偏阴的。如果五脏之中某脏阳虚多于阴虚或阴盛多于阳盛,那就失去了阴阳之间的平衡,这时疾病就会发生了。当然,这是简版的阴阳五行,具体的内容还有好多。

欧芷晴欧芷晴优质答主

五行指的是木、火、土、金、水等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中医常用来描述人体生理、病理现象,以及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关系。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所构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维持着事物的动态平衡发展。故有相生相克、制化胜复规律的正常情况,及相生太过不及、相克太过不及的异常情况。

五行中的“五行”通常解释为五种物质元素,而另一种解释为五种运动形式:“生长、蕃秀、化育、收敛、蛰藏”。现代有学者主张以“五材”代“五行”、“五事”,以避免可能造成的疑义。此外,日本学者中根隆一将五行解释为人与自然社会相互关系的五种行为,即“取、用、生、聚、舍”。“生”指“生养”,“聚”指“储存”,其余三者指向外寻求资源的行为。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