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体五行保健?

明涛明涛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医讲究天人合一,自然界是有其规律的,日出日落、昼夜交替、四季轮回等等。大自然是充满阳刚之气的,所以人体的阳气也要顺应自然界的规律。《黄帝内经》讲“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就是说,我们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来安排自己的作息,这样就不会得病,可以长寿。

那如何做到顺应自然的规律呢,就涉及到古人发明的“子午流注”的理论了。 “子午流注”是人体生物钟的学说,这一理论认为,一天之中有12个时辰,每个时辰都有对应的经脉活跃和休息,如果在这个时段做相应的事,那么对相应的经脉就有好处。反之,就会伤害经脉。 比如上午7-9点胃经最旺,这时最好吃早饭,因为吃早餐有利于滋养胃气;上午9-11点脾经最旺,这时不要熬夜,要早睡早起,因为脾主运化,主肌肉,如果睡眠不足,就容易脾虚。下午13-15点胃经最旺,这时要吃午餐,补充能量。晚上17-19点酉时肾经最旺,这时一定要记得泡脚,因为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底,涌泉为肾之井。

当然,除了这个子时午时的理论外,还有其它的理论,在此就不展开了。 总之,按照这种理论来讲,人必须要按照大自然的规律来安排自己的活动,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否则,违背了规律,损伤的是自己。 所以学习五运六气,就要学会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的原理,来指导我们的日常起居。只有做到劳逸结合,生活有序,才能百病不生。

达彩琛达彩琛优质答主

中医认为,人体内有金、木、水、火、土五行。这五行不是实实在在的物质,而是将体内的脏器依其特性分为五类,每一类都包含好几处脏器。春季属木,对应的肝也属木,所以春季是保养肝的最佳时节。夏季属火,心脏也属火,所以夏季是养心的最好时节。依此类推,秋季养肺、冬季养肾、长夏养脾。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因此,肺、肝、肾、心、脾五脏也是相生相克的。了解了这一规律,就能找到科学的养生方法。

肝木克脾土,如果肝功能过于亢进,超过了脾的功能,就会克制太过而损伤脾。因此,在肝气旺盛的春季,要对肝稍加抑制,以保全脾。具体方法是少吃酸味食物,多吃甘味食物。这是因为肝五行属木,酸味入肝经,木喜酸,再食酸味食物等于火上浇油;脾五行属土,甘味入脾经,土喜甘,适当食甘味食物,可使脾气健旺,提高其抵抗力,免受肝木的过分克制。

心火克肺金,如果心火过旺,就会耗伤肺阴,使人出现胸痛、咳嗽、吐血、气短等症状。因此,在夏天心火最旺之时,要对心稍加抑制,以保全肺。具体方法是少食苦味,多食辛味。因为苦入心经,火喜苦,再食苦味会助长心火;辛入肺经,金喜辛,多食辛味能清肺气,提高肺的抵抗力。

脾土克肾水,若脾的功能亢进,超过了肾的功能,就会损伤肾。因此,在脾最旺盛的长夏,要抑脾保肾。具体方法是少食甜味,多食咸味。因为甘入脾经,土喜甘,再食甘味,无异于为虎作伥;咸入肾经,水喜咸,多食咸味能增强肾的功能,避免被脾所伤。

肺金克肝木,若肺功能亢进,就会损伤肝。因此,在秋燥伤肺的季节,要抑肺保肝。具体方法是少食辛味,多食酸味。因为辛入肺经,金喜辛,再食辛味,是适得其反;酸入肝经,木喜酸,多食酸味可使肝脏免受肺金的伤害。

肾水克心火,若肾水不足,则不能制约心火,从而会心火过旺。因此,在冬令进补的季节,既要补肾,又要抑心。因咸味入肾经,补肾当食咸味食物;苦味入心经,心火过旺宜食苦味食物“以苦制火”。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