晰的五行属什么?
“五行”,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余四个概念,指的是“阴阳”、“气血”、“脏腑”和“经络”)。它是以五行的特性来阐释五脏的功能以及相互关系,并以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来分析病机,指导治疗,这是传统中医的理论基石。 那么,到底什么是“五行”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先来简单介绍一下“阴阳”“气血”“三焦”等概念。否则的话,可能无法理解“五行”的具体内涵。 在中医学中,“阴”和“阳”这一对概念,有着特定的含义——它描述的是物体运动状态的一种趋势,即“阳”是指运动的,向上的,外向的;而“阴”则是静止的,向内的。
正如《素问·五脏生成》所言:“故曰:积气成魄,精气为神。神者,水谷之精气也;魄者,水谷之积也。”这里的“神”与“魄”,其实就是指体内物质的两类存在形式——“神”是指精气和神气(属阳),而“魄”则是指水谷之气(属阴)。所以,“阳气不足”就是指人体内阳气的虚少,而“阴虚火旺”则是指体内阴液的亏乏。 除了阴阳之外,中医中还常用到另一个概念,叫做“体质”。所谓“体质”,其实是人体生命周期中,先天赋予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状态的综合体。它包括结构(形体)、机能(精气神)及外在表现(肤色、体型等)。 而人的体质,实际上是具有阴阳偏颇或阴阳俱盛表现的。如:形寒肢冷,口不渴,大便稀,小便清长的阳虚体质;形热肢燥,咽干唇红,五心烦热,大便干结的阴虚体质;以及既有畏寒,四肢不温,又有手心发热,口干喜冷饮的阴阳两虚体质等等。
上述内容,不过是中医里常见而又基础的理论。若想了解更详细的内容,可参阅我写的另一篇长一点的文章【中医基础理论】。
回到题目本身,既然知道阴阳是人体内两种力量的失衡状态,又知道了体质具有阴阳偏颇或阴阳俱盛的表现,那么接下来就可以理解“五行”的概念了。 中医所说的“行”,有两种含义——其一是运行,其二是行为。前者指体内的物质(气、血、津液等)在人体内部的流动,后者则为器官组织的功能活动。五行实际上描述的就是机体在正常状态下,或者疾病状态下,五种不同性质的物态变化的规律——它们分别是:
金木水火土
正常状态下: 心主血脉,开窍于舌,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全身的血(阴)要归于心经; 肺主呼吸,开窍于鼻,肺气推动体内浊气(阴)外出; 大肠主津,小肠吸收饮食中水分,故大肠(土)能司化小便; 肾藏精,肾气蒸腾气化,促进膀胱(水)开合,排泄尿液; 肝主疏泄,肝气条达全身气机,脾(土)运化水谷精微。
病理状态下: 心火亢盛,心阳虚衰时,心火不能下济于肾,心肾不交,水火不济。 肺气虚弱,卫外不固,则易患外感风寒;肺虚不能布津,肠胃积滞,则生咳嗽痰多;肺阴虚燥,则鼻咽干燥。 心火上炎,耗损心神,神志不清;心火循经下焦,扰动精室,则可致遗精、阳痿;
肾虚不能蒸腾气化,则大小便频数失禁。 肝火炽盛,阴血被灼,血溢络外,则吐血、尿血;脾气虚弱,运化无力,食滞胃脘,则腹胀腹泻。 总之,学习中医必须从基础知识开始,只有打牢了根基,才能建立良好的中医思维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