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字五行是什么?
据《新华字典》(第7版)收录,“较”字的繁体字为“較”。 其释义如下: “较”字部首应为“阝”,读jiào; “較”字部首应为“艹”,读xiāo。 “较”“較”二字在汉字中属于异形字,且含义不同,但五行的属性是一样的。 古书典籍中多用“略”、“較”二字。如《礼记·月令》中有「孟冬之月,蛰虫咸俯,水结成冰。其帝颛顼,其神玄冥……」,其中的“較”便是“略”的异体字。
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收有“稍”字,解释道:“稍,车辕前端的横木。从竹,曰声。”同时,许慎还解释了“稍”的异体字“紹”的写法来源:“绍,引也。从艹,绍声。” 明代学者徐铉校定唐宪宗编纂的《唐韵》时,认为“稍”和“紹”都是“草”字头下加一个表示音节的“绍”,因而将这两个字都归到了“艸部”。而宋代学者陈彭年等人编修的《广韵》基本继承了这一分类,把“劭、稍、紹”三字归入“艸部”。
现代汉语词典多沿用此法,因此现代汉语教材和互联网词典等大多把“稍、邵、紹”归入“艸部”,标注的五行属性均为“木”。 而实际上,古文字学家已经考证出“劭、稍、紹”最早写作“邵、肖、绍”,并且这三字从未归入过“艸部”。汉代的字书如《汉书•艺文志》中所载刘歆《古文尚书》、孔安国序疏、晋人崔豹《古今注》等等,都明确记载了“劭、稍、紹”三字的字形来源是“召”,并多次出现于“金部”“木部”等字部之中。
现代考古发现最早的甲骨文和钟鼎文中也有“劭、稍、紹”,这些文字的构型明显是像“召”一样的会意字。1935年出土的战国楚简《唐昧》篇中也出现了“邵、肖、绍”,字体与甲骨文相近。
“劭、稍、紹”当以“召”为字形来源,属于“言部”,五行的本原皆属“火”。 关于“劭、稍、紹”之字的本义,古书多有记载。
《周易•升卦》:“九二,巽在床下,用史巫纷若,吉,无咎。”宋明儒注解此句,普遍认可“巽”字的本义是指“占卜”。因为古代的占筮是要将灼烧后的龟甲裂纹加以判断吉凶的,而把灼烧后呈龟纹状的薄片放到水里浸泡,使其重新舒展开来,这个操作过程就叫做“巽”。后来才引申为“谦逊”“恭顺”等义。
《周礼•春官•大宗伯》:“邦国诸侯之丧,掌束帛加璧,奠爵代奠。”郑玄注:“束帛,十端,今之信袋。”贾公彦疏:“故束帛者,质如束米,是以‘束’名也。”这“束”字的本意就是捆扎起来的意思,用来形容丝织品,是因为古人在制作丝织品的时候有一道工序是将长丝绞成绳子状,然后再将不同的颜色细丝揉合在一起进行编织,这个过程就叫“束”。